识别用尿素和硼砂腌制的鱼

July 31, 2015 15:52

硼砂和尿素是食品中禁用的化学物质,但事实上,卖家使用这两种物质来保存海鲜的情况相当普遍。那么,如何区分用尿素还是硼砂腌制的鱼呢?

硼砂尿素鱼“美”久“鲜”

“蛋白裹粉”技术很简单,把从海里打捞上来的鱼放进一桶加了尿素的冰块里泡一下,捞出来卖给顾客。运到远省的鱼,还要在冰块里撒尿素,这样4、5天,甚至一周后,鱼肉依然新鲜。

不只鱼,虾、鱿鱼……经过漂白剂、硼砂、尿素等化学药剂腌制后,都会呈现白色,鲜嫩可口,非常吸引顾客的眼球。

Cá tươi lâu nhờ ướp hàn the (Ảnh minh họa: Internet)
硼砂使鱼保鲜时间更长(图片来源:互联网)

使用硼砂和尿素腌制鱼的危害

硼砂,又称硼砂,是硼酸的钠盐。它是一种用于医疗的杀菌剂,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尿素是一种农用化学肥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由于成本低廉,不少鲜活海产品贸易商会使用尿素和硼砂来保鲜食品,防止其变质。然而,尿素和硼砂均被列入卫生部禁止在食品保鲜和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名单,如果滥用,将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越南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协会(南方办事处)陈文祺博士表示,食用含有高浓度尿素和硼砂残留物的鱼、鱿鱼、肉等时,人们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出现腹痛、恶心、腹泻、头晕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即使少量,尿素和硼砂进入人体后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引起慢性中毒,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对肝脏、肾脏的影响、厌食、身体虚弱……

硼砂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刺激,导致抑郁或脑膜刺激,以及体温变化。在泌尿道方面,硼砂尤其会对肾脏和全身造成损害,导致功能障碍、虚弱、阳痿、月经失调、脱发……

如何识别用硼砂和尿素腌制的鱼

肉眼选购时,看鱼鳃,如果还有血迹,就是新鲜的。反之,如果鱼鳃不红,但看起来仍然很新鲜,那肯定是经过硼砂腌制的。

煮鱼时出现黑色泡沫

用硼砂腌制的鱼,煮熟后水面上会有黑色泡沫,鱼刺也是黑色的。新鲜的鱼,煮熟后水面上不会出现黑色泡沫,鱼刺是白色的。

如何冰敷

如果鱼比较新鲜,卖家通常会用很多冰块来展示,以便长时间保鲜;但是用硼砂腌制的鱼通常不需要用很多冰块腌制。

鱼肉软烂,易剥落。

如果我们用肉眼仔细观察,就能区分新鲜的鱼和经过化学处理的鱼。用硼砂和尿素腌制的鱼看起来很新鲜,但按压鱼身时,手感很软,鱼身因弹性差而凹陷,而且鱼腥味很奇怪,不是鱼典型的腥味。

鱼鳞容易脱落,肉质松弛,鱼眼凹陷……同样,看上去很新鲜,但经过加工后却没有了自然的甜味和香气,肉质软烂,有臭味……

据khoahoc.tv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