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越南民歌

October 13, 2015 15:57

(Baonghean)——仅仅一句歌词,就让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的心突然异样地悸动起来。一整段童年的记忆,一份渴望,一份思念,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没有什么比音乐更有力量,没有什么比民歌的旋律更热情深沉,民歌……

1.十多年前,我去金莲了解南丹布袋戏班的情况,拜访了阮友居老师的家。当他突然提出要传承和保存古乐,要成立布袋戏班,要恢复布袋戏班昔日的场地时,很多人都感到疑惑不解。

我曾以为,他——一个德寿(河静省)人,却因缘际会来到金莲——对布钱包有着“极致”的喜爱。他爱得如此之深,以至于他认为人生的每一次转折都是因为布钱包。他爱得如此之深,以至于愿意自掏腰包去做任何与推广和传播布钱包有关的事情。他爱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在炎热的中午,他忘了吃饭,带我去黄筹村几位老手艺人的家,希望我能“感受”到昔日的布钱包……而当布钱包登上舞台时,如果不是穿着棕色衬衫,跟着河曲的节奏唱歌,他都会觉得它是“假的”,不再是布钱包了……

Hát ví bên sông Lam của CLB dân ca Nam Đàn.Ảnh: Trần Hải
南丹民歌俱乐部的《Lam River》《Singing Vi》。照片:陈海。

十多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黄竹村一所简陋的房屋里,我听见那首萦绕心头的布艺行会歌声,从我苍老的胸膛中飘荡而出。这首歌跨越了岁月,跨越了人生的起伏,跨越了故土的沧桑,跨越了人类命运的起伏,但它依然在这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我问你故乡在何处/你知桑园有蚕吗……”

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爱上了Cau vi。一个北方人爱上了白沙与寮国风的Cau vi……

我这才明白,古老师漂泊一生,为何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依然回归了民歌。那首故乡的民歌,已融入他的血肉之中。正如诗人阮维《坐怀古母》所言:奶养身,歌声滋养心灵。滋养义安儿女心灵的歌曲,除了民歌和民歌,还能是其他的吗?

后来,我多次路过南丹乡间,总会想象桑田里湛蓝的月夜,浪漫的篱笆。在某个地方,曾有无数拥挤的脚步声,寻找安夫人(黄氏安夫人,胡伯伯的姑母)的织布坊,一棵树,一粒沙,依然留存着母亲黄氏嫘在织布之夜的催眠曲。在某个地方,在如今广阔的空间里,依然残留着一个人“卷着裤腿站在院头听歌”的影子,更增添了“亡国丧命,苦难深重”的悲哀。

南丹人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一位名叫贾山(潘佩珠)的先生和一位名叫图山的先生的轶事。两位先生都对布行充满热情,都是许多个“唱维”之夜的“老师”。在布行里唱维的夜晚,月光洒满,欢乐弥漫,成为潘佩珠心中一段美好而梦幻的回忆。即使月光朦胧朦胧,即使远处传来的隆隆低沉的琴声仿佛要将他带入梦乡,即使琴声高亢却带着一丝深深的忧伤,布行里唱维的夜晚却是真实的。年轻的贾山先生,踌躇满志地站在芙蓉花堆旁,用俏皮的歌声回应着纺纱的姑娘们。他在月光下独自微笑。他在故乡度过了美好而梦幻的岁月,之后是漫长而艰辛的英雄人生。

2.我的侄女,九十岁,在河内一所大学读书,得知我如此爱魏和詹,她感到非常惊讶。当她得知,她崇拜的不是年轻歌手或著名的外国歌手,而是在家乡田野里歌唱的艺术家时,我也感到惊讶。正是魏和詹让我们两个母亲、两个孙辈、两个祖国、两代人更加亲近。

侄女像朋友一样跟我倾诉:“穆,我们正去听魏和詹的歌,就听说义安民歌团要来河内演出。人民艺术家洪流唱起‘谁知林江水清浊,方知人生荣辱’,我和朋友们都感动不已,穆,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在异乡,忙碌和心事沉浸了那么久,只听一个简单温柔的旋律,思念就充满了我们的心头……

Trung tâm bảo tồn và phát triển dân ca xứ Nghệ biểu diễn ví giặm ở thủ đô
义安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在首都表演《维宪》。图片来源:PV

后来,侄子看完演出的那天晚上,我在脸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想起小时候,每逢收获的季节,我常常跟着奶奶去田里种稻。下午,沿着堤坝奔跑,耳边不时传来姐姐们和姑姑们咯咯的笑声,夹杂着风中飘荡的甜美旋律:爱就好好爱/有问题就彻底解决/别像田头的兔子/开心的时候跟影子玩,难过的时候就走。”这句在艰苦岁月中唱出的歌词,依然充满诗意,无比可爱。

后来,随着我长大,晚上我经常和邻居的大人们坐在一起,听着叔叔阿姨们用我那台老式卡拉OK唱歌。他们唱歌的样子,仿佛那天他们没有把自己扔到烈日下一样。他们唱歌的样子,仿佛那天下午他们没有扛着比自己体重还重的米袋一样。

所以当时我稚嫩的心灵爱上了《Vi and Giam》,陶醉其中,沉浸其中,尽管当时我还不能理解所有的歌词。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祖国的每一条道路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有时,我们为了享受一场音乐之夜,不惜花费数百万越南盾。舞台上的艺术家们精彩绝伦,充满崇高感,但所有这些都无法像那些阿姨们、姑娘们那样,用她们那饱经风霜、歌声唱响的脸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那些在艰难困苦中成为艺术家的劳动者们,不仅为我献上了歌声,还让我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让我理解家乡人民,并为之感到自豪——他们在广袤的田野中悠闲地生活,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依然相信生活。仅仅一句歌词,就能让远离家乡的人们心潮澎湃,产生一种奇特的悸动。一整段童年的记忆,一份渴望,一份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强大,没有什么比胡维和詹的旋律更热情深沉。

而我真心想对几年前因病去世的顾先生说几句话,表达他对民歌消失的担忧:亲爱的老师,请您放心,今天乃至永远,只要有义河人的地方,民歌就会被传唱,就会被感动。因为民歌是义河人的灵魂,是越南人的灵魂,自古至今,世世代代都不会改变!

水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