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国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
国会决议指出:“在新教科书方案中继续保留历史科目”。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近日,国会表决通过了最终决议,其中有一句话:“在新教科书方案中继续保留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抛开为什么这句话被写进决议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句话带来的后果:
- 如果我们按照决议的措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新教科书方案已经取消了历史科目,而现在这项决议要求不要取消它,而是要保留它。
事实上,历史科在新教材方案中并没有被“淘汰”,只是换了个模式,换了个名称而已。因此,如果从简单的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决议中的上述表述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
——从更广义上讲,上述表态意味着新教材方案需要保留“历史”学科的名称。
事实上,“历史”这一名称在新教材方案中并未消失或被取消。高中阶段,历史科目保持不变;中小学阶段,总科目名称改为“社会科学”或“社会研究”,“历史”的子科目和知识专题保持不变。因此,即使有如此“宽泛”的含义,上述国会决议也毫无意义。
- 可以从另一个“比喻”的角度理解,上述决议的意思是,在新的教材方案中,历史科目需要从中小学阶段的“社会研究”和“社会科学”综合科目中分离出来。这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争议。如果高层领导真的希望如此,教育部可以将“社会研究”和“社会科学”科目名称改为“历史-地理”或“历史科学-地理”,既能确保教育方案改革的理念,又能满足历史研究人员的需求。
- 还可以有一个比较不彻底的选择:在即将推出的创新计划中,教育培训部将只对自然科学科目进行创新,而社会科学科目则保持原样,不做任何创新,这样可以让全社会都满意。
![]() |
插图照片 |
事实上,最近教育部与历史系就新教育计划中的历史科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实际上是一边倒的,来自历史学家一方)。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点:
1. 历史学家误解了新教材中历史科的含义和作用。随着历史科被纳入中小学社会科学课程,历史学家误以为教育部不重视历史,甚至严厉批评教育部有意“废除历史”。许多专家都指出了历史学家的这些误解。
2. 在新的教材方案中,高中历史(旨在区分科学科目)被视为选修科目,与所有其他科学科目(文学、数学、外语和公民教育科目除外)一样。基于这一方案,历史研究人员正在激烈地争取将历史列为必修科目,如同文学、数学、英语和公民教育科目一样。但这一意见并未反映在国会决议中。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