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与梅灵:历史性的握手还是冒险的赌博?
法国著名汽车公司雷诺与越南梅灵出租车集团达成历史性合作,在越南部署电动出租车。但计划在越南投放1万至2万辆雷诺电动汽车,是否是一场冒险的赌注?
历史性的握手
![]() |
插图 |
完全可以将梅灵与雷诺的合作称为“历史性的握手”,因为最近双方签署了关于在越南部署电动出租车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如果这是一份供应汽油动力汽车的合同,那这不过是一份普通的交易,但这次却是电动汽车,期望为减少排放和改善大城市环境做出贡献。此次活动恰逢12月初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圆满闭幕后,越南发出强烈信号,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这种车辆不会排放尾气,对环境非常有利,尤其是在越南主要城市面临巨大排放压力的背景下。使用电动汽车既节能又易于控制,对双方都有好处。”经济“它既环保又不伤环境”,向越南进口雷诺汽车的 Auto Motors Vietnam 总经理 Xavier Coiffard 先生说道,他强调雷诺希望为保护越南的生活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梅灵集团董事长胡辉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热情。项目因为如果该项目成为现实,Mai Linh 将成为越南第一家使用电动出租车并大规模部署的交通服务提供商。
根据计划,5年内将有约1万至2万辆雷诺电动汽车进口到越南,以取代梅灵县目前拥有的1.4万多辆传统汽油出租车。不过,初期电动出租车的部署将仅在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三个主要城市进行试点。
首批30辆汽车将于2016年第一季度进口,首先在河内进行测试,随后在胡志明市和岘港进行测试。下一阶段将分别在胡志明市(2016年第二季度)、岘港(2017年第一季度)加速推进,力争在2021年完成Mai Linh出租车从汽油动力到电动动力的转换。
胡辉先生表示,如果有需要,Mai Linh 甚至愿意支持其他运输企业进口雷诺电动汽车。
“我们十年来一直在推进这个项目,这是集团成立以来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我们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现在正是实现减少大城市环境污染目标的最好时机。” 辉先生说道。
冒险的赌博?
抛开环保、减排,甚至可能引发越南公共交通的“革命”等因素,单从经济角度来看,胡辉先生对这个项目带来的效益颇有信心。也就是说,如果完全依靠电力驱动,交通票价将降低约30%。“目前的票价是每公里1.2万越南盾,如果使用电动汽车,出租车票价仅为每公里8000越南盾左右。”胡辉先生说。
因此,这不仅对 Mai Linh 有利,对消费者也同样有利。理论上,一切都完美,项目一定会取得成功。如果该计划成功,雷诺和 Mai Linh 都可以欢欣鼓舞。一方面,雷诺将在越南销售大量电动汽车,而这个项目也将成为这家著名法国汽车公司进军越南全新领域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在越南出租车服务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雷诺也将成功实施一项大胆的全新商业战略。
但这是否是一个冒险的计划?毕竟,电动汽车在越南,甚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Xavier Coiffard先生还强调,越南是使用电动出租车的先驱。
在法国,政府支持推广电动汽车。公共场所建有许多充电站,方便电动汽车充电。但在越南,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尽管辉先生解释说,车载充电器将由出租车司机携带,只需停车30分钟充电,车辆就能继续行驶70到100公里,但人们仍然对在越南为这种非常新的车型“充电”感到担忧。更不用说,市场接受度、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当记者问及雷诺在越南是否有其他合作计划时,Xavier Coiffard 先生态度较为谨慎。他也只强调了初期30辆汽车的测试计划,并未提及未来5年内生产1万至2万辆汽车的目标。
“虽然我们对与梅灵汽车的合作充满信心,但雷诺即将在越南开展的商业投资计划取决于越南的支持和税收政策。目前尚不清楚越南是否会像对普通汽油车那样对电动汽车征收进口税。”泽维尔·科法德先生表示疑惑。
越南汽车进口税收政策近期变化较大,不少汽车经销商担心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使其难以扭转生产经营计划。
仍在等待
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梅灵公司将投入巨额资金。根据胡辉先生的计算,包括进口汽车和投资电动充电桩在内的成本,将达到约5亿欧元。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梅灵公司在电动出租车领域可能存在风险。
然而,有信息显示,如果项目成功,梅灵公司将获得世界银行(WB)的支持,金额高达项目总投资的99%。如此一来,尽管梅灵公司担心风险,但不得不说,它非常及时地进军了电动出租车这个新领域。这一计划的推进得益于越南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国会议(COP21)上的坚定承诺。
然而,该计划能实施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尽管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进口1万至2万辆电动汽车,以取代目前的汽油驱动出租车,但在谈及这一计划时,雷诺和梅灵都显得谨慎:“具体的数量目标仍在计算阶段”,这取决于越南和法国两国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所以,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两家企业的意愿,也取决于两国政府的机制、政策和支持,所以,我们还需要等待。
据投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