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戈伊边境地区新学年开始的喜悦
(Baonghean)——今年秋天,边境乡那诺(Ky Son)迎来了新的变化。各组织和当局的切实关注,为住在寄宿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了新生活的希望。
从南坎乡中心到纳恩盖的道路依然崎岖不平,但已变得更加舒适。穿过普卡村的道路不再像往年雨季那样泥泞。沿途,施工队正在平整和修复路面。对于边境高地的民众、学生和老师来说,这是新学年到来之际莫大的喜悦。我们的“铁马”也变得更加“好骑”了,它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大小石头上跳跃,不再像以前那样躺在泥泞中一动不动……我曾多次来到这片土地,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在新学年开学之际来到这里。
清晨,通古村尽头一户人家传来凌晨三点的公鸡啼鸣,寒意正倾泻在这片海拔超过1500米的大地上。即使是夏日,太阳刚刚落山,寒意就已经笼罩了这片土地,直到第二天清晨雾气散去。通往那艾民族寄宿中学的山路上,随处可见穿着白衬衫、头戴贝雷帽、系着红领巾的学生身影。通古村卡诺伊村的孩子们正来上学。我把“铁马”留在公社卫生站的屋子里,也加入了学生们的行列。但孩子们似乎并不想理会我手里拿着相机的目光。他们都渴望准时到校参加开学典礼。泥路上传来的鞋底声,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快步上学。
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学生们坐在同一排了。这是一次有趣的经历,让我感觉仿佛重温了近20年前的学生时代。
![]() |
省青年联盟官员向 Na Ngoi 民族寄宿中学(Ky Son)的学生赠送礼物。 |
在八年级那排,有个小女孩认出了我,跟我说:“叔叔,你好。”她就是来自会吞村的Moong Thi May。两年多前,我跟着这对师生从村里走进学校。那时,May读六年级,陪她一起上学的姐姐是九年级。在五个小时的森林徒步中,May的姐姐Vy一直坚持说,她要成为村里第一个“去县里读高中”的人。然而,近一年后,我去那内村的时候,听说Vy结婚了,而且即将成为母亲。我看着May,问道:“村里有人读十年级了吗?” “有几个,叔叔。”她很快回答道。May会读十年级吗?“是的,叔叔。很快会有一条从国道通向村里的路,到学校就近了。”我理解梅的喜悦,因为只有那些每周要步行两次,每次五个小时,翻山越岭,趟过溪水才能到达学校的人,才能体会到这有多么不容易。他们不仅要走半天路才能到达学校,还要住在家人为孩子搭建的简陋小屋里学习。几十年来,住在临时搭建的小屋对边境地区的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开幕式简短而有意义。各机构的礼物送到了孩子们手中。今年六年级的小女孩Gia Y Giai有机会站上舞台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幕式结束后,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开幕式结束后,孩子们沿着村里的小路散去,大多数人回到了学校旁边的临时搭建的棚屋。纳伊中学440多名学生中,多达三分之二来自偏远的村庄,例如Keo Bac、Xieng Xi、Tham Hon、Na Cang、Huoi Xai、Huoi Thum……
在学校旁边的木屋里,来自会晒村的贾依雄说,她今年读八年级。依雄说,她每个星期天下午都要去学校,第二天早上准时上课,周末才回家,一趟要四五个小时。得益于政府对寄宿生的支持政策,学生们住在木屋里,一日三餐由老师做饭提供,让他们有时间专心学习。以前,放学后,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挑水,有的打柴,有的摘菜。光是想想吃饭就很累,翻开一本书,她就觉得眼睛都睁不开。现在,虽然仍然没有寄宿家庭,但生活和学习轻松了一些。谈起自己的梦想,依雄说,现在自己只会学习,还没想好做什么工作。 Y Xong数了好久,才想起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家境拮据,不知道还要读几年级。老大才读完九年级,就回家成家立业了。
在与学生们告别之前,那义民族寄宿中学副校长阮公江先生告诉我,下个月,寄宿学生将迎来新居。一个为偏远地区儿童建造10间教室的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由一家大型经济集团的慈善基金投资。今年,另一位投资者还将为这里的师生建造另一栋教室。这对于边境地区新学年的第一天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