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薯片的真相:谁敢吃?

May 17, 2016 05:47

只需2000越南盾,全国许多学校的学生就能买到各种抢眼的零食和糖果,口味从咖啡、水果到虾、牛肉等应有尽有……《先驱报》记者潜入生产“工厂”,亲眼目睹了学校门口各种零食的生产过程。

角色扮演零食加工工人

河内怀德县拉富传统手工艺村被称为“假货之都”。这里聚集着数十家小吃工厂,每天向市场出售数以吨计的小吃。

当缺人手时,小吃厂老板就会到西莫(河内慈廉县)的“劳动力市场”找人。

在西莫劳动力市场待了多日后,Tien Phong 记者被 TL 零食生产厂老板聘为工人。

TL工厂隐藏在拉富乡楚通村。从巷口飘出小吃的香味,但四扇门都紧锁着。

车子停在一座被绿色铁皮围起来的工厂前,老板打开门让我们进去,又迅速关上了。这座工厂(宽约20米,长约50米)被分成两个区域。

bim bim bẩn, công nghệ sản xuất bim bim, bim bim bán tại cổng trường, lò sản xuất bim bim ở La Phù
零食生产原料混合区

工厂外半部分存放着成品包装好的薯片。入口处摆放着数百罐炸薯片用的油。工厂内半部分存放着生产所需的机器和原材料(面粉、糖、盐、调味料)。

为了生产出成品,零食制作“流水线”包括 4 个步骤:将原料(面粉、香料、食用色素)混合并倒入零食制作机;将零食舀入油炸锅;调味和包装。

搅拌台是独立的,用一块高高的波纹铁皮与外界隔开。黑色、粘稠的水泥地上,散落着面粉、食用色素、香料和食用油。

旁边是厕所和浴室,工人们每次上厕所,都穿着同一双拖鞋,踩着脏兮兮的厂房地面直接走进厕所,出来时却漫不经心地踩着装着零食的铁皮。

为了避免泄露生产“秘密”和面粉的调配环节,窑主只把指令交给信任的人。像我这样的新工人被安排在包装环节。工作了将近半个月后,我终于能够协助工人们调配原料了。

查看加工工艺

和面师海老师教我做脆皮土豆饼的方子:“把1包面粉(25kg),1包食用色素,1杯糖,盐,水(加到3kg)倒入和面机,加1杯食用油,搅拌均匀。

然后把面粉盆放进薯片爆米花机里,爆好的薯片就倒在外面的厂房地板上,供人捡拾,再放进油炸锅里。

bim bim bẩn, công nghệ sản xuất bim bim, bim bim bán tại cổng trường, lò sản xuất bim bim ở La Phù

工人们赤脚赤手,满头大汗,漫不经心地把一锅锅薯片搬进油炸锅。图片来源:PV。

“在原料调配区,水泥地面黑乎乎的,沾满了面粉、食用色素、香料和食用油。旁边就是厕所和浴室。每次上厕所,我都穿着工人拖鞋从厕所出来,然后踩在装着零食的铁皮上。”

搅拌机旁边是一个小塑料碗,里面装有食用色素包、糖袋、盐袋和一桶水。

当我问起那包食用色素时,海女士摇了摇头,说她不知道。工厂老板给出了说明,然后就照做了。工作人员不知道那是什么物质,因为没有标签或名称。

据海女士介绍,根据小吃的种类,工厂老板会指导配料的用量。“这一步有助于面粉与食用色素、糖和盐充分混合。香料会在油炸后再混合。”海女士补充道。

爆开的薯片被倒在工厂地板上。一位名叫Hanh的工人把每一锅薯片都舀进黑油炉里,炸了数百块薯片。

油炉里火热,韩女士汗流浃背,她赤脚走到零食储藏室的中央,把一锅一锅地从台阶上舀上来,倒进油炉里。然后,她用一把小耙子把零食翻动了大约一分钟,再倒进烘干机里。

榨干食用油后,将薯片继续放入香料搅拌机。香料搅拌机的结构与混凝土搅拌机类似。

Thuy 女士把一锅薯片倒入又脏又黑的机器里,并加了一勺从印有汉字、没有越南语标签的香料袋里取出的黄色食用色素。

调好香料后,Thuy 女士用铁棒将桶倒置,将木屑倒入大篮子中,然后倒在约 2 平方米宽的地板上。

薯片的包装工作由何女士负责。她用塑料铲把每个重达15公斤的薯片塑料袋铲起来,然后放在瓷砖地板上。

然后,揭开唯一的印章,扎紧,堆放好,准备运送给代理商。产品质量保证印章上列出了配料:土豆粉、小麦粉、精制糖、辣椒盐、食用油、味精。

标签上明确写着“无色素、无防腐剂”,但这个标签忽略了中国色素和调味剂的使用。

为了核实未标注的食用色素,即TL零食工厂在生产零食时使用的名称,《Tien Phong》记者带着食用色素包装来到国家食品安全卫生研究所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该物质为人工色素酒石黄(商品代码E102)。E102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仅为允许范围(每日每公斤体重最高7.5毫克)。

如果食用量超过允许量,可能会导致癌症、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引起儿童多动症。

但TL厂成品零食的标签上却忽略了这种着色剂的使用,明确标注“无色素、无防腐剂”。

河内理工大学生物与食品研究所副教授阮维盛博士评估称,TL零食厂没有列出着色剂E102是一种欺诈行为,欺骗了消费者。

“E102 可以使用,但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且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明,以便消费者知晓。对于忽视 E102 使用的欺诈性机构,当局需要介入处理,”Thinh 先生说道。

据Vietnam.net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