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和氰化物毒素如何破坏中部地区的海床
为寻找鱼类死亡原因,科学家潜入中部4个省份的海底进行调查并采集样本,发现珊瑚礁遭到破坏,多种海产品因苯酚和氰化物毒素而消失。
![]() |
在河静省,一组科学家对距离台塑公司排污口7.5公里的龙马角和山阳岛区域进行了勘察。结果显示,戎马岬底部有许多大石头和附着的生物。稀疏的珊瑚不形成礁体,体积小,死亡最多的是f群avia、turbinaria、favites、goniastrea、montipora。典型的珊瑚鱼类群如Holocentridae石鱼、Chaetodontidae蝴蝶鱼……个体数量稀少,密度较低。每250平方米珊瑚礁面积少于30只。 |
![]() |
山阳岛的珊瑚死亡约35-40%,常见的有鹿角珊瑚、蔷薇珊瑚。 |
![]() |
这一地区只有少数个体,没有经济价值,体型较小,属于雀鲷和斗鱼科。尽管海底被切开,布满许多小孔,但研究小组并未发现任何虾虎鱼科物种。(鰕虎鱼科)通常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 |
![]() |
在 Hon La 地区(广平省)潜水时,该团队看到了珊瑚礁。珊瑚沿岸分布至4米深处,常见为鹿角珊瑚枝珊瑚,但死珊瑚覆盖率约为45%。 |
![]() |
珊瑚分布稀疏,许多已经死亡,在 Hon Nom(Vung Chua)的覆盖率不到 10%。常见的死珊瑚属有 Montipora、Favia、Favites、Goniastrea。 |
![]() |
典型的珊瑚礁鱼类家族不存在,包括近岸珊瑚礁中常见的 Amphiprion spp 属的小丑鱼。 |
![]() |
在广治海域的Cua Tung进行的研究显示,该海域生态系统相当贫瘠,没有发现任何经济鱼类,只有少数雀鲷科鱼类个体。研究团队在岩洞中也没有发现龙虾幼体——尽管此时正是一年中捕捞该物种的最佳时节。图中底部是雀鲷。 |
![]() |
科学家发现这只死牡蛎,肉已经腐烂,此外,海底还散落着不少牡蛎壳。 |
![]() |
在承天顺化海滩,科学家们对山茶岛进行了调查。这里许多珊瑚已经死亡,呈白色,尤其是蔷薇珊瑚、厚齿珊瑚、盔形珊瑚和鹿角珊瑚。石斑鱼、白蚁鱼和濑鱼等典型的珊瑚礁栖息地经济鱼类物种已经消失,主要以无经济价值的鱼类为主。此前,这里的石斑鱼密度相对较高,但在监测期间,没有发现母鱼群。 |
![]() |
海云北部的 Bai Chuoi 珊瑚礁也处于白色死亡状态,其中鹿角珊瑚和蔷薇珊瑚分支比例较高。 |
![]() |
一些地方的底部沉积物被深黄褐色的薄膜覆盖。 |
![]() |
螃蟹死在中央海滩的珊瑚洞里。 |
![]() |
溺水鲤鱼(Caranx ignobilis)。除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地下栖息地破坏的问题外,令许多专家担心的问题是,鱼类死亡将失去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的传统产卵场,导致生态失衡。 |
![]() |
一位科学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废物将在海洋环境中被稀释,但珊瑚礁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具体取决于污染程度。 |
图片:越南科学技术院
据越南快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