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在孟加山脚下种植森林

June 22, 2016 14:46

(Baonghean)——来自一个贫困的村庄,一年到头辛勤劳作,但生活依然匮乏。许多家庭甚至不得不离开村庄。但现在,那个山村的人们不仅生活充实,而且还日渐富裕。这些变化都归功于这里的人们坚持种植原料林……

Những cánh rừng nguyên liệu phủ xanh dãy núi  Mồng Gà. Ảnh: Hữu Nghĩa
原材料林覆盖了孟加山脉。图片:Huu Nghia

从贫瘠的绿洲……

五月的最后几天,烈日炎炎,我们回到了安城县朗城乡10号村。望着绿意盎然的山峦背后宽阔的村庄,每个人都为眼前的变化感到欣喜。这片曾经被称为贫瘠绿洲的土地,如今已成为该县重要的林业种植区。

在村长阮伯义宽敞的木屋里,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当地男子们讲述着他们与这片深山老林中的土地息息相关的生活故事。村支部书记陈元豪一边喝着绿茶,一边回忆起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村子里人丁兴旺,后来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艰难,村民们纷纷离开。

Người dân xã Lăng Thành (Yên Thành) trồng rừng nguyên liệu. Ảnh: H.N
朗城乡(安城)的居民种植原料林。图片来源:HN

村长阮伯义继续说道,长期以来,数十户人家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雨季泥泞不堪,旱季尘土飞扬,出行极其困难。村子距离公社中心仅约13公里,但在很多方面,两者却截然不同。稻田面积只有50公顷,却只能种植一种作物。当时,人们只能依靠勐嘎山脉的森林维持生计。

但“食林愁眉”,富裕生活依然遥不可及……一切改变,唯有当山村的人们分得土地和森林。每户数十公顷的生产资料,勤劳而充满活力的农民们开始经商。山坡上长满了菠萝,一望无际的绿甘蔗田,茂盛的桉树林逐渐征服了贫瘠的土地。然而,繁荣与温暖的色彩依然不曾出现,“丰收贱价,好价贱”的口号反复将农民们逼入困境。而改变,唯有当那棵未经雕琢的相思树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到亿万富翁的社区

提起种了好多其他作物都失败了,最后种上槐树的故事,郝书记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芒。他几乎把一生都嫁给了这片土地,当了几十年的村干部,从补贴时期的合作社队长,到村长,再到十组支部书记,他是第一个在自家分地里种槐树的人。

他积极带动全村村民也纷纷效仿。目前,全村洋槐林面积已达2000公顷。经过两个多周期的开发,洋槐树的经济价值已得到充分验证。仅郝书记家就有60多公顷洋槐林地,义村长家也有35多公顷。郝书记带我们参观正在建设中的两层楼房,兴奋地说:“今年以来,我们家已经卖掉了20公顷洋槐树,盈利约12亿越南盾。这栋房子就是用卖洋槐树的钱盖的。以前,我做梦也不敢想能有这样的房子。”

不仅郝书记一家,10村187户678人的大多数人,都因为种上了槐树而有了粮食和积蓄。全村还有17户人家购买了汽车,用于出行和运输槐树原料。阮鸿泰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家只有10公顷槐树地,第一个采伐周期结束后,资金不多,于是大胆投资购买了价值4亿多越南盾的卡车。有了汽车,他不仅可以在采伐季节积极为家人运输槐树原料,还可以定期从10村把槐树运到加工厂。阮鸿泰先生说:“植树造林、运输服务”的模式非常有效,为家人创造了稳定的固定收入。

绕着小村走一圈,群山环抱,山坡上绿意盎然,昔日破败的房屋如今已被坚固宽敞的房屋所取代,整齐地排列在新建成的水泥主干道旁。“这条路是国家援助60吨水泥修建的,村里人也每人出资30万越南盾修建的。”

Người dân trồng rừng xóm 10, xã Lăng Thành (Yên Thành) trao đổi  về trồng rừng nguyên liệu. Ảnh: H.N
朗城乡(安城县)第10村的林务员们正在讨论种植原料林。图片来源:HN

道路总长度已超过1.3公里。目前,就交通状况而言,我们村在公社中算是最好的。“党支部决议已经落实,目标是到2020年,在村内完成4公里水泥路的建设。”义先生兴奋地说道。此外,由于路况较偏僻,村里人还捐款2亿越南盾,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作为村里的医疗机构。这恐怕也只有10村的村民才能做到。

午后,一场瓢泼大雨突然倾盆而下。村长义亚和书记郝围着一杯水,向我们展示着孩子们在日本学习信息技术的照片,脸上掩饰不住喜悦……村外,一辆辆载着相思树的卡车隆隆驶来,为山村的人们带来了绿色的繁荣。安城县西部山村亿万富翁农民改变命运的故事,正是植树造林成效的鲜活例证。

正是朗城乡10村辛勤的农民们,为唤醒这片广阔西部地区(尽管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潜力做出了贡献。种植原料林对改变山区村庄生活的影响已通过数次作物种植得到证实,但一旦人们学习并运用种植、养护和选择标准品种的技术,形成一个从种植-养护-收获的封闭式流程,其效益将进一步提升,林地的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勐嘎山将成为一个永葆绿色的“钱箱”,正如每一位稻农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谚语:“前有粮仓,后有钱箱”。

梅林业股份公司总经理阮功荣表示:“对于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的义安MDF木材加工厂原料发展规划区内的地区,例如朗城乡第10村,公司将进行专门调查,配合当地,制定政策扶持一些典型的造林户,打造高科技造林模式。为此,公司将全程陪伴和支持,无息提供种子、肥料、白蚁防治药物、种植技术、原料树生长周期的养护,并承诺采购所有原料直至收获。

义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