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的“剧院”

August 24, 2016 20:12

(Baonghean.vn)-每天,在安城县福清乡南政村的一间小屋里,人们依然能听到甜美动听的民歌旋律。南政村的村民们戏称它为“剧场”。

Các thành viên trong gia đình ông Trần Văn Thành cùng quây quần hát dân ca ví giặm.
陈文清先生的家人欢聚一堂,唱起渭疆民歌。

初秋的一个午后,在小屋里,他吹着笛子,弹着吉他,妻儿围坐在一起,唱着一首深情的《五戒》调。每唱完一曲,大家便会爆发出阵阵欢笑,家庭氛围变得温暖起来。目前在福清乡文化委员会工作的陈文清先生说:“我家的儿女都结婚了,住在附近,所以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唱歌,一起玩耍。这也是他们把对《五戒》的热爱传递给子孙后代的方式。”所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邻居们都能听到陈先生家人们轻快的民歌。

尚在襁褓中的尚清先生,在母亲甜美的摇篮曲中聆听着民歌民谣,并被这些旋律深深吸引,从小就热爱唱歌。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村里著名的艺术家。高中毕业后,他于1982年加入共青团,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文化艺术活动。1987年,他成为福清社文艺队队长兼共青团副书记。在担任文艺队队长期间,尚清先生多次参加义静省业余短剧比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

Vợ chồng ông Thành cũng thường xuyên “chồng đàn vợ hát” trong mỗi dịp gia đình đoàn viên.
Thanh先生和Hien夫人熟悉了民歌。现在,他们肩负着将民歌传承给大家庭中的子孙后代的重任。

“或许我天生就是从事文化艺术的料,所以在每一项工作中,我都有机会表达我对民歌和《五戒》的热爱。”陈先生坦言。作为安城县热心的宣传宣传员和当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陈先生每年都会组织福城乡《五戒》民歌俱乐部参加县和省举办的比赛。

在福清乡民歌社,陈先生发挥核心作用,取得了诸多成就。例如:2011年荣获义安民歌社艺术节二等奖;2013年荣获省民歌社 ...

民歌的旋律和“vi”字的旋律,让这位公社干部和甜美的民歌手阮氏贤“走到了一起”。自1979年以来,阮氏贤一直是公社文化运动的核心成员之一,她甜美而深情的歌声俘获了村里许多年轻人的心。“我能有时间‘在家吃饭、挑担子……’,都多亏了她的鼓励和支持。”——陈先生自豪地分享道。

Anh Trần Văn Trung và bố trong một tiết mục biểu diễn tại gia
陈文忠先生和他的父亲在家里表演

清贤夫妇对维族民歌和军歌的热爱也“感染”到了他们的孩子们。他们的三个孩子,一男两女,都对维族民歌“着迷”。尤其是长子陈文忠(现任福清小学教师),他从小就对维族民歌怀有深厚的感情。清贤家是公社艺术团成员的聚集地。从那里,民歌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陈文忠的心中。后来,他经常跟随父母到各地演出,陈文忠很快就汲取了家乡民歌的精髓。

2003年,陈文忠参加了义安省举办的“好声音好演员节”。之后,他继续参加地方和学校的演出,并成为安城县民歌队的成员。从音乐师范学校毕业后,陈文忠在福清乡小学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抽出时间参与当地的文化艺术活动。目前,陈先生、陈先生和洪女士(陈先生的妻子)都是福清乡民歌和维琴俱乐部的成员。

初秋的午后,屋里充满了歌声。我感到很幸运,能够沉浸在这特别的空间里。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们,就唱起了维军民歌。我明白了为什么义静维军民歌被世界誉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国兰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