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风:发展出口藤竹编织业成效显著

October 26, 2011 16:22

(Baonghean)-由于土地贫瘠,沙地贫瘠,农业生产完全依赖自然。如果义禄县仅靠农业,民众的生活将非常艰难。近年来,发展出口藤编和竹编产业已被许多地方,尤其是义风县(义禄县)确定为脱贫致富的途径。

Hai女士家(丰景村)有两亩农田,专门种植芝麻。由于土地贫瘠,灌溉和排水系统有限,每亩芝麻产量通常只有4-5公斤,生活十分艰难。自从竹藤编织开始以来,如果勤劳劳作,家里的三个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挣到5万到6万越南盾的收入。



竹藤编织为宜风县人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宜风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仲孝表示:“竹藤编织是宜风乡的传统手工艺,拥有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是宜风乡的优势。每年,乡里都会制定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2个班,每个班50-60名工人,同时组织再培训和进修,以提高工人的数量和质量。正因如此,截至目前,宜风乡已拥有1000多名技艺精湛的工匠,省人民委员会认定的手工艺村已达4个,其中包括风风乡的风纸村。同时,省人民委员会正在扩建5个拥有手工艺村,继续推进手工艺村建设。”

藤竹编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乡村面貌不断焕然一新。2001年,建筑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不到10%,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30.6%。其中,手工艺村和有手工艺产业的村庄的产值占工业、手工业和建筑业产值的30%。宜风县各手工艺村每年出口产品5万至6万件,人均月收入130万至150万越南盾,企业熟练工人人均月收入150万至200万越南盾。



产品日益精良,远销世界多个国家。

手工艺村的建设发展除了创造就业岗位、转移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和社会收入外,也逐步为秉持“离开农业但不离开家”理念的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服务于经济文化生活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不断投资和建设。近年来,在国家投资和群众力量的带动下,宜风乡新增了两条贯穿手工艺村的交通路线,使全乡农村沥青路总长度达到近30公里。此外,宜风乡还在手工艺村增设了变电站和低压电力系统,为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


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