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富总书记为榜样——保持革命斗争精神
(Baonghean)-陈富同志1904年5月1日出生于富安省绥安县安立公社安寿村。他的家乡在河静省德寿县东英公社。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党和民族事业中立下了许多丰功伟绩,其意义将永垂不朽。他的光辉榜样凝聚了崇高的价值和品质,为今世后代留下了深刻的教诲。
1925年,他参与创建了福越协会(后更名为兴南党,后更名为新越革命党)。1926年7月,陈富同志被派往广州,与越南革命青年协会领导人会面,商讨将青年协会并入新越党的事宜。陈富同志在这里结识了阮爱国同志,并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的教育。1927年初,他被派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
1930年4月,陈富同志回国,被增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并负责起草党的政治纲领。该纲领经1930年10月在中国香港召开的越共第一次中央会议批准。在这次会议上,陈富同志还被选为印度支那共产党总书记。
该政治纲领在分析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世界形势和印度支那的特点,肯定:“印度支那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需要一个有正确的政治路线、纪律严明、集中力量、密切联系群众、不断积累斗争经验的成熟的共产党。该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基,代表印度支那全体无产阶级的主要和长远利益,领导印度支那无产阶级为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而奋斗”。(1)
陈富同志起草的政治纲领明确了越南革命的目的、任务、步骤、革命动机、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以及国际团结力量对越南革命的重要性。这些内容与阮爱国起草并在1930年初统一会议上批准的《简要纲领》和《简要战略》基本一致。该政治纲领有助于形成越南革命的基本路线,引领革命克服挑战,逐步走向辉煌胜利。这是一份历史性文献,有助于将我国革命路线问题具体化。正如胡志明主席后来评价的那样:“我党在1930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土地归耕者的任务。这个纲领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殷切愿望高度契合。因此,我党能够把伟大的革命力量团结在本阶级周围。至于其他阶级的政党,要么破产,要么陷入孤立。因此,我党——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2)
第一次代表大会后,陈富总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与中央执行委员会一起,具体化领导人阮爱国早已在政治纲领和党的简要纲领中提出的革命路线,及时提出适当的政策,逐步推动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正当我国革命运动取得新的发展之际,1931年4月18日,陈富同志被敌人俘虏。遗憾的是,他提出的全部行动计划尚未实施。
他临终前嘱咐道:“无论前前后后,我只希望你们能够保持斗志。”这句话在敌人全力镇压、破坏我党的背景下,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陈富总书记的逝世,对于我党、我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都是巨大的损失。《共产国际》杂志1932年第5期刊登了一篇悼念印度支那共产党总书记陈富同志的文章,文章最后写道:“我们的陈富总书记牺牲了,但他的名字将永远活在印度支那革命斗争的史册上,永远活在当代和未来一代印度支那工人的心中。他的革命生涯、他的忠诚以及他在帝国主义监狱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永远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印度支那共产党人的榜样。”
“……只有我们最终战胜阶级敌人,才能为总书记和像陈富一样在保卫世界革命伟大事业的坚持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数万名战士报仇。”(3)。
谈及陈富同志,胡志明主席曾称赞道:“陈富同志是党和人民的杰出儿子,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陈富同志非常聪明、热情、勤奋,为党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4)。
陈富总书记逝世82周年,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我党和人民依然坚定不移、决心好好落实第一届党纲提出的基本路线和路线,逐步实现“使我国人民由奴隶地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保持斗争精神”——陈富同志82年前的忠告依然适用,提醒、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遵循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领导我国和我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取得伟大胜利。
-----------------
(1)越南共产党。《党的文件》,第2卷,上文第100页。
(2)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2年,第10卷,第9页。
(3)“谨以此信纪念印度支那共产党总书记陈富同志”(1932年2月26日,一名共产主义士兵从西贡寄出的法语信)。共产国际档案,编号495.154.648。该文章发表于1932年第5期《共产国际》杂志。
(4)T.Lan:边走边讲故事,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9年,页56-57。
阮文成(东河 - 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