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明城区
(Baonghean)-经过30年的奋斗和发展,安城镇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一座文明的城镇。
![]() |
安城镇的一角。照片:秋香 |
安城古镇隶属于和城乡,分为两个居住区:陈富村和福堂村。福堂村被阮朝赐予“官和—和官—官芳历;福堂—堂福—福隆海”的称号。
在抗法抗美两次战争中,陈富村和福堂村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贡献人力物力服务前线,与全国一道为奠边府大捷、南方解放、国家统一作出贡献。在抗战救国战争中,全村72名儿童英勇牺牲,87名战士带着残缺的躯体归来,身上带着战争带来的伤痛。全乡有5人荣获越南英雄母亲称号,有15人感染或接触橙剂二恶英,还有许多其他为祖国独立自由奉献和牺牲的模范人物。
![]() |
安城镇鸽子养殖模式 |
1986年4月4日,部长会议颁布了关于行政单位设立和调整的第37/HDBT号决定。据此,义静省安城县安城镇正式成立。随后,1986年6月6日,县委、县人民议会和安城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了人员配置,并启动了行政机构的运行。安城镇正式诞生。
回想建镇初期,本镇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全镇自然总面积224公顷,人口5400人,集中在陈富村和宗南村两个村。村民以农业为主(占95%以上),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户比例高……面对这样的形势,本镇党委、政府和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战胜一切挑战,正确贯彻党的革新路线,增强内功,挖掘地方潜在优势,争取上级帮助,与全国一道进入革新时期。
![]() |
近年来,安城镇商业服务业发展强劲。 |
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安城镇的社会经济状况取得了显著进步,土地、条件和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激发和有效发挥。安城镇已成为一个全面、充满活力的发展单位,许多指标和领域都超越了县内其他地区:2010年至2015年期间,总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2.6%。经济结构强劲转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中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仅占14.5%,工业和建筑业以及服务业和贸易占86.5%。
打造和发展了香米、净鸡、草菇、鲜花等品牌农产品。手工业生产和建设规模逐步扩大。许多商业机构得到扩大,吸引了大批工人,充分发挥县中心的优势;形成了集中的贸易区;服务业日益多元化,为在经济结构中占据领先地位作出贡献。全镇已筹集160亿越南盾用于建设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继续发展人民信贷基金,扩大投资,拓展业务……人均年收入达2225万越南盾,比1986年增长10倍。
![]() |
安城镇第3街区花卉和观赏植物模型 |
30年来,该镇已投入数千亿越南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变城镇面貌、使其更加宽敞整洁做出了贡献。文化和社会活动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特别是教育社会化取得了切实的成效。迄今为止,该镇3/3的学校已达到国家标准,并获得了政府总理颁发的奖状。
此外,社会保障政策持续及时、全面落实,感恩运动、消除饥饿、扶贫济困以及“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活动广泛开展。全镇有6/8个街坊村获得并被认定为“文化村”,93%的街坊村成为文化家庭,新标准下的贫困户比例下降到3.87%……特别是,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得到特别重视,国防安全得到加强……
作为县城中心城区,是国防安全特别是社会治安保卫战的关键区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经常性政治任务。党代会后,该镇根据干部工作方向进行了一批岗位轮换;组织了干部规划的补充审查,进行了干部培训和培养,认为这是履行党委政治任务中一项重要、必要且有意义的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先进的群众动员模式;发动群众发扬民主,有效贯彻了“民知、民议、民做、民检”的方针。每年,该镇都紧紧围绕决议确定的项目、目标和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和其他国家管理领域,特别是在农用地转用方面,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合理选择方案……
![]() |
位于安城镇3号街区的日本服装厂为数百名女工创造了就业机会,平均月收入达400万至500万美元。摄影:Thu Huong |
力争2016-2020年期间,全镇年平均增长率达11.3%;全镇生产总值增加值达9272.6亿越南盾,年平均增加值1854.5亿越南盾。2020年预算总收入达550-560亿越南盾;2020年人均收入达5030万越南盾/人/年,8/8个街道、村达到文化水平;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5%以下;力争全镇达到文明城市标准。
潘端友
(安城镇人民委员会主席)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