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最大求职诈骗团伙的伎俩
(Baonghean.vn)——为了了解众多失业毕业生的心理,这些人组成了一个求职诈骗团伙。数百名急需就业的人“落入”该团伙的陷阱,他们因“找工作”被骗取的金额高达100多亿越南盾……
每年,义安省各大专院校和中学培养1.9万至2万名学生,目前毕业生失业人数约为2万人。
国家机关的求职压力巨大,但招工名额有限。因此,许多家庭想尽一切办法为子女寻找工作。“有求必应”,抓住这一需求,义安省医疗机构“奔走”就业网络应运而生。该网络的负责人是陈氏芳(Tran Thi Phuong,1962年出生,现住荣市兴平县)。
为了让那些需要“跑腿”的人建立信任,该网络中的人声称自己“人脉广泛”,可以申请医疗机构的工作。必要时,这些人甚至会直接打电话到医院院长那里作证。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伎俩,就让数百名医学院校毕业多年失业的“人”落入了这个网络的“陷阱”。
![]() |
工作申请-插图。 |
自2012年起,“跑工网络送你进省内顶级医院”的信息广为流传。受此影响,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各科室不断扩大报名范围,“跑工”费用也从每人1.5亿越南盾提高到3亿越南盾。
2012年至2016年,该组织共收到数百人的求职申请,每人工资在1.5亿至3亿越南盾之间,申请到义安省的医院就职。“跑腿”所收取的资金总额高达100多亿越南盾。
11月3日,乂安省公安局以诈骗及侵占财产罪立案侦查,立案编号为08。该案系乂安省医院招聘过程中的诈骗案件。此前,公安局于2016年10月26日对陈氏芳(1962年出生,居住于荣市兴平县)签发了逮捕令,并紧急搜查了该女子的犯罪行为,罪名是“招聘诈骗”。同一天,太氏兰(居住于荣市黎利县)也到警察局自首。 |
琼吕县的阮氏贞女士说:“2014年底,经亲戚介绍,我得知方女士有能力在友谊省综合医院就业。家长们的心理是,养孩子读书已经花费巨大,但孩子毕业后还没有工作,所以他们很着急。”
心想再借几亿养孩子也是对的,于是我和妈妈去了Phuong太太家,把钱交给她,结果收到一张纸条,承诺“帮T女士的孩子在友谊省综合医院找到工作”。可是等了好久,却迟迟不见成效。每次我打电话给Phuong太太,她都说还要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招聘的时候,她会优先考虑我的孩子。现在,知道Phuong太太被捕了,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把给Phuong太太的钱要回来。
像T女士家一样,很多家庭通过关系,卖猪、卖牛,甚至高利贷,才有钱给陈氏芳“跑腿”。陈氏芳收到钱后,总会开一张收据,上面写着:“我收了……先生、太太的钱,要我的孩子……毕业于……,到友谊省综合医院上班。我保证,从申请上班到签订劳动合同、长期劳动合同或正式员工为止,我保证一切顺利。如果做不到,我将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 |
搜查嫌疑人Tran Thi Phuong的家 |
乂安省公安局经济与职务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邓文华中校表示,冯某用这样的写法,很快就骗取了很多人信任。因为根据侦查经验,一般遇到类似案件,嫌疑人只会写“借钱给A先生、B太太做某事”,而不敢具体写成这样。
经调查,受害人反映:许诺了很久却找不到工作,受害人就上门要钱,这些人威胁说:“最好不要举报,谁举报了不但找不到工作,钱也还不回来。”
因此,一些受害者认为,只要不报案,就还有机会拿回钱。直到现在,当他们听说Phuong女士被捕时,他们才去报警。
通过此案,乂安省公安局经济与职务犯罪侦查局副局长警告说:“所有声称可以‘跑’进医疗机构或其他职业的人,大多都是骗子。因为实际上,进入任何机构,都是以考试形式为准的。因此,想在这些单位谋职的人,应该按照招聘信息报考,切勿听信中介机构的说辞。” |
德勇-景南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