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哮喘吸入器时的常见错误
哮喘急性发作时,吸入药物如同救命稻草,但该如何使用才能避免副作用呢?喷?
哮喘吸入器包含气雾剂、液化气或蒸汽喷雾剂。吸入器仅用于急性哮喘发作,必须正确使用并按正确剂量使用才能有效。如果使用不当或操作不当,药物将无效,蒸汽也无法进入支气管,从而无法缓解哮喘。
![]() |
哮喘吸入器具有快速缓解哮喘发作的作用,主要用于应对哮喘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抵消哮喘因接触过敏原而引起支气管痉挛的机制。应在接触过敏原前和运动前使用吸入器,以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通常情况下,让哮喘自然消退大约需要30-45分钟,但如果使用吸入器,只需几分钟即可停止发作。如果哮喘突然发作,可以使用吸入器来抑制发作。
患者在使用鼻喷雾剂时容易犯哪些错误?
有些瓶子上有剂量指示线。当剂量指示线达到0或红线时,表示瓶子已空,需要更换。有些瓶子没有剂量指示线。患者应记下开始用药的时间,并参考说明书,了解如何检查瓶子是否已空。
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在家中定期使用吸入器,但患者回家后,由于担心吸入成瘾,会停止吸入,或将吸入限制在注射或服用药物的范围内。患者不了解哮喘是支气管部位的疾病,因此,当他们注射或服用药物时,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到达支气管的药物量非常少。相反,大脑和心脏等没有受损的部位却能接受药物。
吸入器用于将药物输送到肺部。如果使用不当,药物无法进入肺部而飞出,或者吸入肺部的药量不足,导致药物无法起效。吸入器种类繁多,吸入方法也各有不同。
然而,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患者屏住呼吸的时间不够长(通常少于10秒)。有些患者握住装置时,舌头会盖住管尖,导致药物喷入时只到达舌头,而无法到达肺部支气管。结果,无论喷入多少药物,都无法到达肺部。
![]() |
哮喘药物必须遵医嘱使用。用药后,患者应漱口以清除残留药物。 |
事实上,药物只有输送到支气管深处才会起作用,所以只有当患者像吸烟者一样努力深吸气时才会起作用。如果吸气时感觉口腔或鼻腔里有烟味,就浪费了喷雾,也无法预防疾病。对于可多次使用的吸入式药物,患者只有将吸入器从口中取出后才能呼气。然而,许多人甚至在含着管子的时候也会呼气,导致口腔中的蒸汽飞入药物中,造成潮湿,使药物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下一次吸入的效力。
哮喘得到控制后,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会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急性哮喘不会再次出现。使用吸入器几次后,病情已经减轻,因此停止使用非常危险。有些患者在家时不会发作,但在远行时,由于接触到陌生的过敏原而出现急性发作。
哮喘患者若没有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可能会陷入难以预知的危险境地。因此,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吸入器(预防药物和急救药物),以控制急性哮喘发作,调节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
很多患者不了解慢性哮喘无法完全治愈,所以用药时感觉好些,停药后哮喘仍会发作,并认为自己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患者应该明白,定期服用预防性药物(遵医嘱)有助于控制哮喘,减少气喘发作的频率,即使发作,症状也会较轻,从而减少对患者工作和日常活动的影响。因此,哮喘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不应擅自停止治疗。
正确使用,避免喷雾剂的副作用
![]() |
哮喘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使用前摇晃吸入器并将其喷入空气中。深吸一口气,将肺部的空气全部排出。将吸入器的喷头含在口中,然后深吸一口气,将药物喷入。从口中取出吸入器,屏住呼吸几秒钟,让药物吸收,避免窒息。
注意:使用喷雾药物后请漱口。吸入药物后漱口有助于几乎完全清除患者口腔和喉咙中残留的药物。操作方法:使用皮质类固醇喷雾剂或吸入粉剂后,患者应含清水,然后仰起头,轻轻漱口,最后吐出清水。只需漱口一次即可清除残留药物,从而避免患者口腔和喉咙出现鹅口疮。
据 Zing 称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