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标准问题的解决
(Baonghean)- 在新农村建设中达到环境标准很难,维持这一标准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是一个“软”标准,包含许多内容,需要定期、持续地实施。
如何“展现智慧”?
来到琼琉县琼多乡,穿过雄伟的迎宾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宁静的乡村景象,村道整洁干净。琼多乡居民刘氏河女士一边展示着干净的水泥路,一边欣赏着路两旁一排排人头高的树木。她说:“在到达新农村之前,乡里村里的道路泥泞肮脏,行人苦不堪言。”
![]() |
兴原县兴道乡 4B 村村民始终注重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
然而,自从琼多公社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的道路和小巷一直干净整洁,不再有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琼多公社于2014年被认可为新农村公社,不仅继续发扬已取得的标准,而且这里的干部和人民也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包括环境标准。
截至目前,兴原县23个乡中已有10个乡达到新农村标准,其中3个乡刚刚获得达标认定:兴富乡、兴利乡和兴道乡。兴道乡5号村村民泰辉豪先生欣喜地看到,由于新农村建设,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我们通过持续、定期地开展环境标准‘不下降’工作,特别是景观保护和房屋内外环境卫生的改善,看到了切实的成效。”
通过实践调研,听取了众多主管部门和民众的意见,最难的仍然是维护街道、绿化、清洁、美丽的景观以及收集生活垃圾。不过,在全省,许多地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尤其是一些县镇的乡镇:琼闾、南丹、太和、义丹……
为了世界,为了自己!
琼琉县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如:悬挂横幅标语、响应世界水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响应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让世界更清洁”等活动,或配合协会、群众组织开展“全民团结起来,建设居住区文化生活”等活动;同时,推进环境社会化,动员群众积极整修房屋、围墙、小巷,购买净水器,使用清洁水,携手保护当地环境……
![]() |
Quynh Doi 公社 (Quynh Luu) 的道路建设。 |
琼琉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胡光俊表示,环境卫生意识对地方发展至关重要,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该乡就通过修建和修复污水排水沟、建立环境卫生服务等具体措施,关注并鼓励群众携手保护环境。环境合作社和环境卫生队每周定期收集和处理垃圾2-3次;投资建设80个垃圾桶,用于收集田间农药残留物;70%的排水沟已混凝土化……
为保持环境质量,迈向模范农村建设,琼多乡持续动员群众参与维护生活环境,确保村道巷道始终保持清洁,沟渠畅通无阻,不积水。此外,乡政府还指派村、村组组织群众修建自管道路,清理灌木丛,搭建“绿墙绿篱”,营造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此外,乡政府还动员全乡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池,使用生物垫料,处理粪便,减少污染。目前,这些活动已全部落实到位。
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厅厅长黄孟桢表示,在大多数地方,环境标准始终是竣工的最终标准,也是极其困难的标准。原因有很多,例如:民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不统一;许多地方没有集中的垃圾填埋场,垃圾集中收集尚未实施;垃圾处理场建设投资相对困难…… |
事实上,由于环境标准几乎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标准,无论难度有多大,各地都必须“集中力量”去落实。
与此同时,值得庆幸的是,在新农村地区,各组织和工会积极参与发起并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运动和模式。例如,在雄原县,“县人民委员会与各级妇联配合,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卫生知识竞赛,例如短剧比赛、问答比赛等。此外,还有青年联合会的‘志愿者星期六’、‘绿色星期天’活动,以及学校的‘绿色-清洁-美丽’活动……这些活动因其切实有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雄原县自然资源与环境局副局长泰耀香女士说道。
秋娥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