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命》——描绘外太空的真实生活
这部电影的许多细节让人想起 1979 年的经典电影《异形》,并结合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太空生活镜头。
《生命》是导演丹尼尔·埃斯皮诺萨的新作,预算5800万美元,故事背景设定在国际空间站(ISS)。六名宇航员在这里接收了一艘从火星返回的探测器。一位英国生物学家(阿里永·巴卡雷饰)从航天器样本中提取出一种生命体——这是地球以外生命的第一个证据。全世界为之欢欣鼓舞,并将这种生命体命名为卡尔文。
宇航员们继续把卡尔文留在空间站进行研究。在一次实验中,他突然变得具有攻击性,袭击了生物学家并逃脱了。现在,他们必须一边修复空间站的损坏,一边与这个危险的生物搏斗。
* 电影中的一个恐怖场景
生活始于一个近七分钟的长镜头。在这段片段中,宇航员们正在欢迎探测器返回空间站。每个人都齐心协力,为共同的任务而努力。镜头越过角色的肩膀,带领观众探索空间站的各个区域,然后向外延伸——专家罗里·亚当斯(瑞安·雷诺兹饰)正在太空中行走。空间站的狭窄环境与浩瀚的外太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导演兼摄影师谢默斯·麦加维的舞台设计,让镜头仿佛漂浮在零重力环境中,跟随宇航员。这一幕以高科技手段呈现,成为影片的亮点,令人不禁想起四年前那部精彩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
零重力环境为动作场景提供了有趣的背景,与危险的生物一起,成为次要的恐怖元素。宇航员们漂浮在空中,用脚移动。画面中偶尔会出现角色倒立的画面。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每当卡尔文攻击他们时,恐惧感就会加剧。
影片延续了人们熟悉的太空恐怖主题,其中许多灵感源自经典电影《异形》(1979)。最初的喜悦在意想不到的境遇中变成了极度的恐惧。卡尔文的体型不断增大,智力也日益提升。这个生物没有固定的形状,所有细胞都由肌肉细胞、脑细胞和感光细胞(眼睛)组成。它有时像章鱼一样紧紧地包裹住猎物,有时又像捕食者一样高速追击猎物。
* 预告片“生活”
影片中处处弥漫着惊悚元素,乔恩·埃克斯特兰德的配乐营造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在恐怖场景之间,角色们可以安静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总的来说,这个故事就像宇航员和危险生物之间的一场“猫捉老鼠”游戏。
影片中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一名宇航员被困在隔离室里,其他人只能在外面无助地注视着自己的朋友。死者背对着观众,鲜血喷涌而出,在零重力的环境下四处蔓延。
![]() |
影片对零重力环境的刻画十分细腻。 |
导演丹尼尔·埃斯皮诺萨在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时表示,他想制作一部《地心引力》的“反转版”。这部2013年上映的电影通过宇航员(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视角描绘了浩瀚的太空,而《异星觉醒》则聚焦于空间站的封闭空间。
《生命》的主题是野心和人类对奇异事物过度好奇所带来的危险,同时作品也残酷地阐明了一个道理:“生命的存在需要毁灭”。
杰克·吉伦哈尔和丽贝卡·弗格森的演绎将两个主角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位80年代出生的演员化身为一位参加过战争的宇航员。他厌倦了社会,视太空为家,不愿重返地球。而“动作女郎”丽贝卡·弗格森则没有像她最杰出的作品《碟中谍5》那样大展动作戏。这位34岁的女星饰演一位流行病预防专家,她竭尽全力隔离危险的生物。
![]() |
瑞安·雷诺兹、杰克·吉伦哈尔和丽贝卡·弗格森 |
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后期导演丹尼尔·埃斯皮诺萨在讲述故事和安排情节的方式上未能保持稳定性,人物因情绪动作而出现很多失误,与训练有素的宇航员形象不符。
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明知生物的危险,却做出莫名其妙的行为。影片开头虽然精彩,但后半段却陷入了惯常的恐怖套路,缺乏突破。因此,尽管编剧试图安排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但戏剧氛围依然没有得到提升。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影片中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片尾出现了两个越南角色,但他们的出场时间只有几十秒。
《Life(危险生活)》将于 3 月 24 日上映。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