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需要贴近实际要求。
(Baonghean)——劳动、伤残军人和社会事务部副部长 Dang Cao Thang 先生在接受《乂安报》采访时强调,要真正发挥作用,农村工人的职业培训必须贴近实际要求。
![]() |
木工为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图片:Thanh Le |
光伏:近期,义安省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您能否就此问题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党高胜同志:2012年至2016年期间,全省共组织404,562人次参加职业培训。其中,根据政府总理关于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第1956/QD-TT号决定,支持农村劳动力学习职业技能的人数为41,654人。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职业技能后,农村劳动力找到新工作或继续从事原有工作但生产效率和收入更高的比例达到74.1%。
虽然培训质量评价较好,但职业结构、学员数量等因素都与当地实际需求不贴近,导致岗位仍然短缺、岗位过剩。很多劳动者即使接受了培训,也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或者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之后很容易因为市场波动而失业或转行。例如,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福清乡(安城县),6000名劳动年龄人口中,只有10%多一点在手工艺村有稳定的工作,其余的都只能从事自由职业或外出打工。
与此同时,教学设施仍然匮乏、落后且陈旧;职业培训资金仍然有限;年度培训职业目录的确定仍然较为分散。农村地区的职业培训主要基于劳动者的职业培训需求,尚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接。此外,民众的职业培训心态尚不积极和坚定;在当地开展职业培训的企业数量过少……因此,职业培训机构和地方如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一个难题。
光伏: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会议上,劳动荣军社会部部长质疑,是否存在“打锣鼓报名”的情况:一个公社有600名工人报名学习猪阉割,另一个公社只有几十人报名学习摩托车修理。显然,培训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舆论认为,以目前的农村职业培训方式,很难谈及劳动力素质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浪费?
党高胜同志:我们承认,在农民工职业培训项目实施初期,存在着一种大众化、时尚化的职业培训现象,实行“能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的模式,没有真正评估培训是否适合当地实际,是否能够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职业的就业岗位。
此外,职业学校基础设施也存在浪费。许多农业课程,例如种植、植物保护、畜牧和兽医课程,不得不借用村庄或居民家中的教室进行授课,因为人们不愿去中心学习农业,因为中心距离太远,所以课程不得不直接在村里开设,而投入巨资的职业设施却收效甚微。
政府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政策是,在无法预测职业培训后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不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这是一项正确的政策,可以结束职业培训过去追逐潮流和数量的局面;可以推动人们的意识转变,从以消除饥饿和减少贫困为目标参加职业培训,转变为掌握科学技能,改善生活和收入。
![]() |
制香业。图片:Thanh Le |
光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农村18-35岁青年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的比例仅为25%,这说明农村劳动者对职业培训的兴趣不高。请问您能谈谈其中的原因吗?
党高胜同志:农村青年劳动者很少参加职业培训,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农村青年劳动者参加的是中专、大专等正规培训项目。每年,中专、大专院校的入学率通常有70%至80%的学生来自农村。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接受过培训就去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打工,或者外出务工。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和自主创业并非必要,对职业培训质量不信任,对国家职业培训政策缺乏真实信息,因此对参加职业培训缺乏兴趣。
光伏:那么,您认为需要哪些解决方案和政策来改变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认识?
党高胜同志:农民工职业培训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和支持。实施过程中任务艰巨,需要相关部门、地方同步大力参与。
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分工,需要有贴近实际的职业培训规划,特别是在职业培训需求调研阶段,要有培训职业的清单,要有合理的职业培训费用标准,确保培训的职业达到质量要求。
此外,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咨询工作,让农民工明确哪些职业培训真正适合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既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衔接,又要与农民工自身就业需求相联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农民工职业后支持政策的出台。
2016年至2020年期间,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已被纳入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规划,目标是为550万名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培训结束后,至少80%的学员能够找到新工作,或继续从事原有工作,并提高生产力和收入。这需要我们制定可持续的战略和方向,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培训和工作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到2020年,全省50%至7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的目标就不难实现。
光伏:谢谢讨论!
清黎
(履行)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