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峰会:让步值得探究吗?
(Baonghean)——上周,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事件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在美国举行的中美峰会。与公众的担忧相反,此次会晤和平进行,双方多次表达了合作的决心。在这些美好的言辞背后,中美关系真的在改善吗?
抛开分歧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许多观点认为此次会晤必将紧张,充满分歧。不难理解,中美之间已经存在诸多问题,从经贸、就业到国际政治格局,最新问题则源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最近的政变,引发了气候变化问题。不仅如此,国际媒体也评论称,很难想象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人文和政策方面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
![]() |
上周在佛罗里达举行的中美两国领导人峰会,或许不会对未来双边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来源:路透社 |
因此,习近平先生以行事极其谨慎、恪守严格程序而闻名。他对自己的私人生活也始终讳莫如深,很少在公开声明中透露核心信息。
相反,特朗普是一位亿万富翁,他的个人生活一直是媒体热议的话题。两位领导人之间难得的共同点是民族主义和恢复国家地位的愿望。然而,正是这种共同点导致双方进一步疏远。
如此巨大的分歧,原本以为美中峰会会黯然失色,但结果却不如预期。会谈气氛十分融洽,特朗普也没有像前不久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时那样,让习近平陷入“不握手”的尴尬境地。
不仅如此,双方还发表了一系列精彩的讲话。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赞两国关系“取得巨大进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肯定两国正在努力增进理解、建立信任。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也表示,特朗普先生已接受习近平先生的邀请,将于近期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握手和轰炸
当然,每个人都明白,中美领导人在彼此的漂亮话背后,隐藏着许多战略考量。在中方,就在此次访问前夕,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会对特朗普总统做出一些小让步,表面上看,这将是一次成功的峰会。
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是中国国家主席为特朗普创造公开外交胜利而做出的必要让步,因为特朗普在医改等国内政策上遭遇失败。事实上,据评估,这将是中国国家主席为稳定与美国新政府的关系,并为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重要党代会做准备而做出的“战略性退步”。
![]() |
4月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双边会晤后在海湖庄园散步。来源:路透社 |
与此同时,在美国方面,特朗普先生想必非常乐意回应中国的让步,因为他也想在选民眼中树立良好的外交第一印象。“让步,共赢”可以说已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上周访美的共同精神。
然而,特朗普先生在“胜利”之际,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用战斧巡航导弹袭击叙利亚。美国总统的这一决定虽然被认为仓促且欠考虑,但似乎是特朗普先生想就朝鲜核计划和导弹试验问题向中国国家主席和朝鲜发出的一个信息。这不仅体现在言语上,也体现在行动上,展现了美国总统在朝鲜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等待状态
公众期待着上周中美峰会后出现新的局面,但实际上这并不容易。开局或许很顺利,但双方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障碍。中国国家主席肯定也理解了美国总统通过攻击叙利亚在朝鲜问题上传递的隐性信息。
这无疑将是双方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此外,位于韩国的萨德(THAAD)导弹系统问题也是中国无法“屈服”的一根刺。
不仅如此,作为美国第一大经济体,特朗普先生决心“让美国再次伟大”,他当然不会放弃与中国激烈竞争的战略。特朗普总统迄今为止一直坚持谴责中国的贸易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正在减少美国的就业机会。特朗普先生还向选民承诺,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45%的关税,并削减中国347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当然,专家认为,中美贸易战很难爆发,但紧张局势肯定会出现。
中国正筹备年底召开的重要党代会,而美国政府也正深陷国内问题,尤其是执政精英内部的分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中关系可以说将处于“观望”状态,直到今年年底都无法形成定型。
芳和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