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加入北约”战略

July 24, 2017 06:14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专家的话称,中国决定首次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可能与二战期间一位中国著名元帅提出的军事战略有关。

俄罗斯国防部称,中俄波罗的海海军联合演习第一阶段“海上联合-2017”于7月21日开始,预计将持续至7月28日。

此次演习由两国海军各型舰艇近10艘、飞机和直升机十余架参加。

Ảnh:Sputnik
照片:Sputnik

参加此次演习的中方舰艇编队有导弹驱逐舰合肥舰、护卫舰运城舰、综合补给舰路马虎舰,以及从舰上起飞的直升机。

此次演习标志着中国舰队首次进入波罗的海,目前北京正寻求增强其海军执行远程任务的能力。

军事专家表示,中国决定派遣海军舰艇远赴波罗的海——北约向俄罗斯边境扩张的前线——可能源于中国的一项名为“反边”的军事战略。该战略是由二战期间一位著名的中国军事领导人提出的。

上海政法大学军事专家倪乐雄表示:“随着美国继续在南海活动,中国的回应是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北约家门口举行海军演习。这被称为‘反边’战略,罗荣桓元帅曾使用过这种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将军率领的中国军队在中国东部山东省几乎被日军四面包围。罗将军没有选择与敌军交战,因为敌军数量是他的十倍,而是决定进攻敌后一座防守薄弱的邻近城市,以此改变方向。这次突袭使得罗将军麾下的3000名士兵得以撤退到安全地带,且没有人员伤亡。罗将军将这一策略称为“反边”,意为改变阵营。

上海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目前也正在运用“反边”战略,派遣舰艇前往波罗的海。此举类似于为应对美国在东海的压力而采取的军事行动。去年5月,美国舰艇进入了中国与一些邻国的争议地区。

倪军表示,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共同的战略利益使中俄两国关系更加紧密。“当前,中俄两国相互依存,需要相互依靠,共同应对来自各方的敌意。”他补充道,两国正努力通过团结互助来取暖。

历史上,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从未拥有过强大的海军,海军也并非中国繁荣昌盛的关键力量。倪先生认为,明朝皇帝为打造强大的海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导致皇帝的统治时间缩短了近百年。

然而,经过30多年的经济腾飞,中国的海洋利益不断扩大,而途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航线被视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超过80%必须通过这条航线。倪军解释说,因此,中国领导人决心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分析人士称,中国在波罗的海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向全球发出强烈信号。

“在波罗的海进行演习可以让中国传​​递出其全球大国的身份。中国可以在欧洲海域做同样的事情,就像欧洲大国(英国和法国)在亚太地区所做的那样,”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詹姆斯·戈德里克说道。詹姆斯在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服役近40年,于2012年退役。

据VNN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