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鸿峰总书记——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

DNUM_AGZAJZCABH 06:31

(Baonghean.vn)——黎鸿峰总书记是胡志明主席的优秀学生,一位典型的共产主义战士。黎鸿峰同志为党、为革命、为人民奉献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我们留下了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

黎鸿峰同志本名黎辉团,1902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兴原县通朗乡(现兴通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黎鸿峰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农村,周围有许多著名学者,亲眼目睹了国家苦难和劳动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境况,因此,他很早就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意志。

Tổng Bí thư Lê Hồng Phong (1902- 2017 ) - Ảnh tư liệu
总书记黎鸿峰(1902-1942)。照片档案


小学毕业后,黎鸿峰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先是在荣市,后来又去了滨水,靠打工为生。黎鸿峰和那些怀揣着同样热情的人不堪忍受雇主的剥削和压迫,动员工人奋起抗争。黎鸿峰因此被解雇了。

1923年底,黎鸿峰与挚友范鸿泰秘密前往暹罗(泰国),与越南爱国人士会面。1924年,黎鸿峰前往中国广州加入三三舍派,并结识了阮爱国领袖,后者向他传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思想。从此,黎鸿峰决心追随阮爱国领袖的救国之路。

1925年,黎鸿峰加入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参加阮爱国领导人举办的干部训练班,成为我国革命的第一批领导人之一。

他在黄埔军校、广州空军学校(中国)、列宁格勒苏联空军军事理论学校、鲍里斯列夫斯克军事飞行员训练学校(苏联)接受了全面的军事和政治教育。

毕业后,黎鸿峰进入苏联红军工作,负责印度支那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络工作。在此期间,他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东方大学系统地学习革命理论,并完成了三年制课程(1928年至1931年),之后继续攻读研究生一年级。

Vợ chồng Lê Hồng Phong và Nguyễn Thị Minh Khai. Ảnh tư liệu
黎鸿丰同志和阮氏明开同志。照片:档案

义静苏维埃运动高潮(1930-1931年)之后,由于法国殖民者的野蛮恐怖统治,越南革命遭遇重重困难,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1931年11月,黎鸿峰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领导党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带领印度支那革命度过了艰难险阻。

1932年初,黎鸿峰抵达中国广西南宁市,与忠诚的同志们一起制定了党的行动纲领,并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

1934年3月,黎鸿峰同志与多位同志召开会议,成立越共海外领导委员会(当时称越共海外指挥委员会)。海外指挥委员会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黎鸿峰同志任书记,何辉塔同志任委员,主管宣传工作。

指挥委员会会议决定于1935年3月27日至31日在中国澳门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党章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选举了以黎鸿峰同志为主席的十三人中央执行委员会。

Mộ của đồng chí Lê Hồng Phong tại Nghĩa trang Hàng Dương, Côn Đảo. Ảnh tư liệu
黎鸿峰同志之墓,位于昆岛杭阳公墓。图片来源:档案馆

1934年底,黎鸿峰率领党​​代表团出席了1935年7月25日至8月25日在莫斯科(苏联)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他作了关于印度支那人民斗争的重要报告,受到大会高度评价。大会通过决议,承认印度支那共产党为共产国际的独立支部,并选举黎鸿峰同志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6年7月,他在上海召开并主持了中央补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会议,指导了党的组织和战略方向的转变,主张建立广泛的人民反帝统一战线,包括从秘密、非法到公开、半公开、合法、半合法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和活动,目的是“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准备条件”,为把革命运动从1936年到1939年推向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937年11月,黎鸿峰秘密返回西贡,与中央委员会一起积极指导党的新战略方针的实施。

1939年6月22日,黎鸿峰在堤岸第一次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判处六个月监禁。1939年12月23日,他被押回家乡义安软禁。1940年1月20日,他第二次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关押在西贡堤岸监狱;1940年底,他被流放到昆岛。

Nhà tưởng niệm Tổng bí thư Lê Hồng Phong tại xã Hưng Thông – huyện Hưng Nguyên.
位于兴原县兴通乡的黎鸿峰总书记纪念馆。

在昆岛,法国殖民者明知黎鸿峰是党的重要人物,却千方百计地折磨、虐待他。他仍然保持革命精神,一言不发,同时积极动员、指挥狱友们反抗敌人的毒打和严酷的狱规。

由于复仇和疾病导致健康状况逐渐恶化,他在留下“请向党报告,黎鸿峰直到最后一刻仍然坚信革命的光荣胜利”的遗言后,于1942年9月6日中午去世。

黎鸿峰同志四十岁高龄,二十年坚持不懈、英勇奋战的革命活动,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光荣的党和民族的革命事业。他留下了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热爱家庭、祖国和祖国,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的一生,忠于党,孝于人民,忠于同志和朋友,对革命的胜利始终充满乐观和信心。

和平

(合成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