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第一天的特别人物
(Baonghean.vn)——设计巴亭广场舞台的人、在独立日升起国旗的人、缝制胡伯伯在第一个独立日所穿衬衫的人……是第一个国庆节(1945 年 9 月 2 日)极其特殊的人物。
1. 独立日组委会主席
![]() |
胡志明主席亲自指示阮友当先生负责组织独立日的活动,并下达命令:“这是八月革命结束、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的伟大历史事件”,同时充满信心地鼓励他说:“交给你们的只是艰巨的任务!”
阮友登先生作为具有群众动员经验、从实际参与民族语言宣传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人,迅速调集人力、物力,从建筑师到直接参与建设的木工,从捐赠材料的工业家和商人到提供和安装广播设备的技术人员……以便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独立舞台巍然屹立在巴亭广场的中央。
胡志明主席从这个讲台上宣布国家独立,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诞生。
2. 缝制胡伯伯在第一个独立日穿的衬衫的人
![]() |
说到胡主席的衣着,那些与他见过面、一起生活过、共事过的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朴素、正式、礼貌、亲切。他宣读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宣言那天,身着卡其色衬衫,这种黄色已成为每个越南公民熟悉的象征。
为胡伯伯做衬衫的人是福兴先生——他当时是杭桔县一家著名裁缝店的老板。1945年8月28日,福兴先生来上班,只知道要为一位来首都探望的农村老李做衬衫。他裁剪缝制了一件四口袋衬衫,在重要场合穿着,领口可以收拢;平时穿着,衬衫可以敞开穿着,可以搭配鞋子或凉鞋。两天后,衬衫完成了。
3.巴亭广场独立纪念碑的设计者
![]() |
1945年9月2日独立纪念碑设计图 |
1945年9月2日,巴亭广场独立纪念碑的设计者是建筑师吴辉琼。他是印度支那美术学院最后一批学生之一,也是越南建筑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1945年9月1日,建筑师吴辉琼受上级委托,设计并参与修建巴亭花园的典礼台,希望这座典礼台简洁而庄重。经过几分钟的计算,建筑师吴辉琼选择用木头建造典礼台,先用钉子钉好(因为时间紧迫),再用丝绸包裹,下面涂上金色和红色,形成一个艺术造型,既快捷又简单。建造典礼台的地方是巴亭花园中央的一个圆形草坛。典礼台采用淡黄色,两只手臂环抱红色典礼台的背面。
他和同事们凭借着才华和心血,仅用一昼夜就完成了这项著名工程(工程于9月2日凌晨竣工),祭坛的红黄两色、两侧两个香炉的色彩,以及祭坛旗杆上红黄星旗的色彩,都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4. 独立日旗手
![]() |
黎氏女士的照片是她参加革命时拍摄的,当时她只有19岁。 |
1945年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举行的《独立宣言》发表仪式上,来自兴安省云江县美朔乡的黎氏女士(本名杨氏托)意外地接到了升国旗的任务。当时,她只是忐忑不安,努力完成任务。后来,她意识到,在那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被选中升起独立旗帜,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自豪。
独立日后,黎氏女士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她被选为还剑郡妇女救国协会书记、永福省妇女救国协会副书记……1956年,和平结束后,她被派往阮爱国学校学习第一期理论课。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之后担任过多个职务。
国家和平后,她回到河内工作,并创办了家庭与性别研究所。由于她对国家的持续贡献,她于1991年被国家授予教授称号。
5. 1945年9月2日,神秘人物拍摄了珍贵镜头
![]() |
历史性日子的珍贵镜头 1945 年 9 月 2 日 |
人民艺术家范其南执导的影片《1945年9月2日独立日》于1975年上映。在巴亭广场举行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神圣仪式整整30年后,越南人民第一次观看了一部真实记录那个历史性日子气氛的珍贵纪录片。
黑白影像让观众感动不已:人群高昂地向巴亭广场游行,挥舞双手,高唱《消灭法西斯》歌曲,广场上响起响彻全国的独立誓词……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一年前的1974年,范祺南导演在法国拍摄有关胡志明主席生平和事迹的纪录片时,偶然接触到了这些影像。
赠予他这些珍贵胶片的是一位旅居巴黎的越南人。据范启南导演介绍,当他向旅居巴黎的越南人询问影片的作者时,对方回答道:“我不知道更多,因为不是我拍的。我只知道这些胶片对你们有用,而且是我亲自送给你们的,因为我非常热爱越南这个国家和人民。”
从1975年影片上映,直到1984年范其南导演去世,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是谁偷拍了这些珍贵的影像?至今,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
和平
(合成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