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杨廷希:珍惜每一颗“成长的种子”

DNUM_AIZABZCABH 17:06

(Baonghean) - 多年来,我一直对艺术家 Duong Dinh Hy 印象深刻,他和他的学生们——他们对油画有着同样的热情——相遇并一起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旅行,实现他们崇高的梦想。

保持尼河口音,保持尼河品质

Nghệ sỹ Dương Đình Hy
艺术家杨廷希年逾八旬,依然对绘画充满热情。摄影:武秋香

艺术家杨廷希(Duong Dinh Hy)1935年出生于河静省,从童年到青年时期,他曾在义安省的多个地区生活过。他在中国留学后,回到河内工作,之后又前往胡志明市工作多年。离开家乡60多年,他依然保留着义安的口音和性格:诚实、温和、勤劳,愿意与比自己更弱势、更不幸的人分享。

杨廷希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记者、诗人和画家,年逾花甲,却依然每天创作。艺术家杨廷希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做几十分钟运动,在阁楼小花园里浇浇水,吃完早餐后,便坐在书桌前开始工作。他表示,脑力劳动能让他感到轻松自在,身心得到放松。年逾八旬,他依然面色红润,目光炯炯,行动敏捷,写诗、绘画,还为出版社翻译文学作品,令年轻人敬佩不已。

杨廷希是七八十年代越南文学界和新闻界的著名人物之一。他是《人民教师报》、《红领巾报》等多家报纸的创始人和发展者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翻译和创作)深受儿童喜爱,例如:《不老药瓶》、《护士同志》、《来到新学校》、《第一堂课》等。

Nghệ sỹ Dương Đình Hy và học trò.
艺术家 Duong Dinh Hy 和他的学生。照片:武秋香

诗歌和绘画是他灵魂深处珍视的角落。虽然他没有像散文或新闻那样获得过多少奖项或认可,但这是他从年轻至今最执着的路。当我问他,既然人类的力量有限,在一片土地上“专攻”会更有效,为什么还要选择一起探索多片土地?他回答说,所有这些“探索”都与智力劳动息息相关。这是我选择的道路,我从小就热爱它。所有奖项都只是鼓励,重要的是你的心是纯洁的,你的思想是开放的,你可以充满激情地生活,并能够帮助许多人的生命。

学生超过老师是一种幸福。

Chân dung Nghệ sỹ Dương Đình Hy
艺术家 Duong Dinh Hy 的肖像。照片:武秋香

作家、诗人兼记者杨廷希的故居位于胡志明市第五郡安平街的一条小巷深处。这里被认为是一群热爱色彩、始终敞开心扉的年轻艺术家的“总部”。因为小组成员兰香正是他的女儿。此外,杨廷希先生被这个小组视为精神导师,在每一步都指引和支持他们。

三年前,这群年轻的艺术家们在兰香家偶然相遇。他们互相倾诉着对绘画的热爱,以及想要与社区分享的愿望。在艺术家杨廷希——他们的“精神导师”——的教导、鼓励和信任下,这些志同道合的灵魂开始大胆地决定开始绘画。尽管他们六人都没有上过任何艺术学校,但这群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总是谦虚地说:“我们正在学习绘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他们的许多作品已经多次在国外展出,并被国际友人订购。兰香和黎水的画作曾在法国波尔多展出。黎水曾代表他们参加过法国蓝色艺术协会的邀请,与来自法国南部的64位艺术家一起展出……

让许多人敬佩艺术家杨廷希(Duong Dinh Hy)的,是他培养了许多拥有“转化”能力的学生。他的学生中,很多从未接触过画笔,他免费为他们购买画布、画笔和颜料,并亲自传授。重逢后不久,这些学生便信心满满,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了国外展出。其中,还有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名叫Thuy Hang,她来到杨廷希家做家政。Hang女士虽然家境贫寒,很早就辍学外出工作,但依然渴望学习,因此得到了杨廷希的悉心指导。至今,Hang的画作依然拥有固定的买家。杨廷希先生还教她英语,她能流利地读写、说话,并能用英语进行良好的交流。

我开玩笑地问杨廷希先生,当学生比老师优秀时,他会不会感到……难过?他哈哈大笑,调侃我这个乂安人,却还不完全理解“乂学子”的气质。很久以前,我在村里读中学的时候,有一位数学老师。老师经常叫一个姓盛的学生来解答一些数学难题,让同学们学习。那天,盛的解答方式和老师平常不同,非常简洁。老师兴奋地喊道:“你比我优秀。”他脸上洋溢着喜悦。我一直记得这位老师的故事,也明白拥有比老师更优秀的学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想要连接慈悲的心

Hy先生不仅通过绘画来满足个人爱好,他还总是教导学生们用最实际的事物为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该小组以他老师的诗句为指导:“让我们及时播种/每颗种子都会生长/懂得等待收获/不要让灵魂有任何片刻空虚/每一天都会过去/当午后来临,令人恐惧……当人类良知觉醒/手会获得千斤之力”(Duong Dinh Hy)。小组的座右铭是“多画画,卖画做慈善”。

Hy老师把这个小组命名为“安平”,就是取这个含义。希望每个人的灵魂在每一笔画作中升华时都能得到安宁,也希望不幸、不幸的命运也能得到安宁。

团体和部分成员举办的多次慈善画展已初见成效。他们每年定期售出的画作数量和展出数量,与慈善事业的投入成正比。团体中的年轻艺术家黎水分享了团体的梦想和未来规划:“全团希望将来能建一所孤儿院,帮助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上学,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全团都要付出很多努力,团体举办的所有画展都是为了慈善事业。”

艺术家杨廷希向我展示了他和学生们的一些精彩瞬间。其中一张是他为安平艺术家团体画廊的国际画展剪彩的照片。他笑着夸耀道:“嘿,除了诗歌和绘画,我还得每天提高我的英语和电脑技能。不然,我怎么跟得上孩子们呢?”

但我和很多人都知道,尽管他很谦虚,这位“老”艺术家仍然受到年轻一代的钦佩,不仅因为他的才华,还因为他的全心全意。

武秋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