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2017年:“吃饭看锅,坐着看方向”

October 24, 2017 10:00

预计截至2017年9月底,全系统继续增加信贷风险拨备成本,较2016年底增长约22%,余额约为110万亿越南盾。

A
插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10月21日,越南对外贸易银行(Vietcombank)召开会议,回顾今年前9个月的业绩,该行盈利水平位居越南各银行之首。

越南外贸股份公司银行预计将连续第二年创下新的盈利记录,但其经营方向正在发生变化。

可持续发展方向

越南外贸股份商业银行董事长严春青在接受《越南经济》采访时表示,该行已批准了截至2020年的重组计划。尽管近年来的经营方向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越南外贸股份商业银行决心进行更有力的变革。

Thanh先生表示,越南外贸股份银行(Vietcombank)的利率处于近年来市场最低水平,因此有条件降低贷款利率,与客户分享利润,而不是将利润集中在信贷业务上。今年前9个月,尽管利率较低,但越南外贸股份银行的存款增长率仍达到18.6%,而信贷增长率则较低,仅为15.6%。

“在重组项目中,我们确定了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将收入来源转向服务而非依赖信贷”,Thanh 先生说,最近的一个具体步骤是聘请外国专家负责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信贷方面,越南外贸股份银行继续保持谨慎,不断增加储备资源;截至2017年9月底,储备基金余额已达到坏账余额的136.4%。Thanh先生解释说,要获得可持续的利润,我们必须首先审视自身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未来的利润更加丰厚。

上述积极主动的做法,也是连越邮政银行(LienVietPostBank)董事长阮德香先生在谈到今年盈利前景时所阐述的观点:“吃饭时看着锅,坐着时看着方向”。

洪先生表示,经过9个月的时间,越南联合邮政银行已基本完成1.5万亿越南盾的年度盈利计划;2017年底,2万亿越南盾以上的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该行确定的盈利水平为1.7万亿越南盾左右。

“我们的观点是,吃着锅盖,坐等方向。经济增长自第三季度以来有所改善,但许多企业仍然面临困难,银行的坏账问题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确定了适度的利润水平,并进一步考虑降低利率,与客户分享利润。” 洪先生说道。

2016年底,LienVietPostBank的拨备/坏账比率为112%。鉴于2017年的良好业绩,以及同样的理念,该银行于2018年着力回购所有出售给VAMC的坏账。

特别精选

如上所述,越南外贸股份商业银行和越南邮政联行今年预计将创下各自的盈利记录,同时坏账准备金率也将较高。

那么,有些企业利润高,但是坏账准备提取率却很低,这是虚的吗?

答案在于具体的选择,以及吸引众多商业银行参与的方向,这也是2017年的一个突出趋势。

2016年和2017年,许多成员银行增加了零售银行业务,推广了消费信贷和个人客户贷款。这一趋势在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变中得到了清晰体现,例如越南科技商业银行(Techcombank)、越南繁荣银行(VPBank)……这些成员银行预计今年也将实现超额盈利。

但这类企业初始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不一定像上述情况那么高,甚至可能很低,这里有一个特殊的选择。

越南人民银行(VPBank)刚刚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合并税前利润,达到5.635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79%。预计到今年年底,该行将成为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域中首家利润水平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已实现股份制改革但仍由国家控股的银行)持平甚至超过的银行。

然而,最近的更新显示,VPBank的拨备率相对于坏账率相当低,仅为40%左右。这是否会影响利润质量?

越南人民银行行长阮德荣在接受《越南经济》采访时表示,该行的风险偏好与其他银行不同,深入涉足风险较高但盈利效率较高的领域;产品结构和债务结构也与其他银行不同。

首先,所有商业银行都必须遵守风险拨备的规定,接受国家银行的监管,并定期接受审计。拨备率和拨备水平的差异与各家银行的具体业务选择有关。

Vinh先生解释说:“大多数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债务结构中,90%-97%是担保债务。拨备规定是在扣除抵押品价值率后进行的。但VPBank是市场上最大的无抵押贷款银行。对于无抵押贷款,由于无需抵押品,因此采用不同的拨备机制。拨备金额可以立即使用,足以应对风险情况。”

因此,VPBank总经理表示,从某种角度来看,有必要考察拨备总成本。2016年,VPBank的拨备成本在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高,达5.5万亿越南盾;预计今年该数字将增至7.5万亿至8万亿越南盾。

这也是今年继续呈现的总体趋势。许多银行的利润增加了,但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坏账问题。

而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最新报告,预计截至2017年9月底,整个系统继续增加信贷风险拨备成本,较2016年底增长约22%,余额约为110万亿越南盾。

据《越南经济》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