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的四件看似无害的事情却对孩子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November 25, 2017 08:58

许多父母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建议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 尽最大努力拥有美好的未来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我们过度担心某事时,必然会导致愤怒、疲劳和压力等负面情绪。当孩子们的思绪不断聚焦于未来——从在课堂上取得好成绩到取得更高成就的压力……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焦虑,压力也越来越大。

当焦虑成为驱动力时,压力就会变成慢性的、长期的,并会削弱孩子的健康和智力,例如降低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父母需要注意,不要经常强迫孩子过于专注于追求成就和高分,因为这反而会降低学习成绩。

孩子们如果精神状态良好,学习效果会更好,心情也会更快乐。当孩子们感到快乐时,他们学习速度更快,思维更具创造性,解决问题也更容易。

研究表明,快乐能使你的工作效率提高高达12%。积极的情绪还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快地克服挑战和挫折,重回正轨。当孩子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时,这无疑是有益的。

2. 不断督促孩子克服压力

当父母看到孩子在考试或比赛后表现出紧张情绪时,通常会给出什么建议?“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要努力克服它。”

与此同时,我们此时最需要告诉孩子们的是“忘掉成绩,放松心情,享受快乐,缓解焦虑”。对成绩的焦虑和压力,以及在学校取得更好成绩的压力,有时会让他们难以克服。甚至还发生过一些不幸的自杀事件,尤其是在那些一向要求高分的学校。

对于成年人来说,当压力来临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物质,比如咖啡因、酒精、安眠药,或者和朋友出去玩,来平衡和调整情绪。但孩子们不像我们,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却无法缓解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平衡情绪呢?

与其强迫孩子克服焦虑,不如教他们一些技能,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更有韧性。让他们通过跳级、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竞争玩乐、呼吸新鲜空气或做瑜伽来缓解压力。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的神经系统“休息和消化”,而不是继续“战斗”。

4 dieu tuong nhu vo hai cua cha me tac dong cuc xau toi con hinh anh 1

3. 时刻提醒你的孩子:学习吧,孩子。

有时父母应该让孩子玩耍,什么也不做。孩子们应该定期参加课外活动,多出去走走,而不是待在家里……学习。没有什么比放学后或周末感到兴奋、玩得开心、发现新体验、消耗精力更让孩子们快乐的了。

此外,研究表明,当我们不专注于学习,而是放松身心或在大自然中玩耍时,我们的大脑更有可能产生好主意。因此,与其给孩子安排紧凑的学习时间,不如多花些时间让孩子玩耍,让他们沉浸在大自然和动物的陪伴中。

4. 经常强迫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赢得胜利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让孩子犯错,学会失败。父母往往用孩子的优点来定义他们,并且常常喜欢吹嘘他们的成就。许多父母自豪地把自己的孩子介绍为“数学神童”、“演说家”或“艺术家”。

但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表明,这种心态实际上会让孩子停滞不前,并使他们不太可能尝试他们可能不擅长的新事物。

例如,当孩子因为运动好而被表扬时,他就会想要忽略自己的强项,去尝试加入戏剧社或象棋社……另外,不断受到父母的表扬和强调,会让孩子感到更加焦虑、有压力,在面对失败或挑战时会灰心丧气。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具备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我们能从小就直面错误、吸取教训,那就更好了。相反,我们应该发现孩子的优势,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能学到任何东西,让他们知道失败、犯错都没关系……

根据儿童书籍作者德韦克的研究,经过失败的教训,孩子们在面对挑战时会更加乐观,甚至更加热情,并且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来改善现状。

据丹维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