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忠干土地和阮友家族的传统

December 16, 2017 09:24

(Baonghean)- 仁南丹(义安省)南中乡阮友家族已有近500年历史,有17代5支子孙,始终秉承勤奋好学、博学多识的传统,为祖国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源自祖国的传统……

南忠古地位于林江(Lam River)畔,自16世纪起被称为长干宫(Trang Can Cung),隶属于南化上社(Nam Hoa Thuong)、南化州(Nam Hoa)和清章县(Thanh Chuong)。19世纪初,长干宫从南化上社分离出来,成为忠干社,仍隶属于南化州(Thanh Chuong)。19世纪末,南化州改为南金州(Nam Kim),忠干社仍隶属于清章县(Thanh Chuong)的南金州。1910年,南金州划归南丹县(Nan Dan)。

1945年八月革命后,忠干公社和阳辽公社合并为今天的南忠公社。

Nhà thờ dòng họ Nguyễn Hữu (xã Nam Trung, Nam Đàn).
阮友家族第二支系教堂(南丹南中乡)。

这片土地上流传着“忠干村,阳辽人”的俗语,意思是忠干村人有好学的传统,阳辽人有“不被诱惑”的意志,继承了爱国精神,后来奋起与党并肩战斗。据陶心静编著的《乂安科举——(1075-1919)》一书记载,乂安有两个村庄以科举人多而闻名,分别是琼琉县琼台村和南丹县忠干村,琼台村占乂安科举人总数的17%,忠干村占11%。据史料记载,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忠干乡共有8人进士,16人中进士。

同必胜大夫被认为是黎朝中干地区的开国元勋,官至同阁尚书、大学士,被授予义关公的称号,为保卫边疆、维护祖国领土建立了许多辉煌的功绩。

中干也是为黎中兴王朝复辟作出贡献的中关公阮仁美、三和上上(仁宣二年-1712年考中博士)等民族杰出子弟的故乡……这里也是乂安省委第一书记阮进同志(21岁时在担任中部省委宣传工作委员时逝世)的故乡,也是越南第一任公安部长陈国焕的故乡,这里还有许多古今文武百官,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就,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祖国的传统过去和现在都赋予祖国干部人民以坚强的奋斗意志,使祖国成为南丹省首批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公社之一。这是最全面地体现具有丰厚革命传统的祖国变化的成果。

2 bia đá được lưu giữ hàng trăm năm vẫn còn nguyên vẹn.
两块保存数百年的石碑至今仍完好无损。


…. 家庭传统

阮有氏(南忠乡)起源于今永福省永祥县上忠乡。16世纪,阮有润玉先生迁居至长干宫(今南忠乡),成为此地阮有氏的祖先。

纵观历史,阮有家族在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优秀的子弟,他们学业优异,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汉代有三次大科举;中科举有十二士和二十一士。阮有二房有都护阮仲德(二房始祖)和御史阮有立……

根据《乂安科举录》和阮友家族谱,阮仲德生于1799年。26岁时,他参加乡试,考中了学士。他先是被任命为郡守,然后升任郡守,再升任巡抚。后来,他先后被授予“韩林元氏江”和“韩林元氏大夫”的称号。他除了是朝廷重臣之外,还是乂安大学士和中医师。阮仲德于戊午年(1858年)去世。丁卯年(1867年),其子阮友立建造了一座教堂,并立了石碑作为礼拜和纪念场所,这便是如今阮仲德家族第二支的教堂。

说起阮黄甲二品,他就是阮友立,他是阮友立二品的第二代传人,父亲是阮重德御史,母亲是潘氏花夫人。他出生于甲申年(1824年);十四岁中嗣帝科,二十六岁在嗣德景年中进士;三十九岁中会试探科,得状元,又中丁科,得博士第二名,即丁阮黄甲。因他两次中了丁阮和进士(即毕业生代表),所以又被称为阮黄甲二品。

Con cháu dòng họ Nguyễn Hữu thắp hương tưởng niệm tổ tiên.
阮友家族子孙焚香纪念祖先。

阮有立中举后,历任官职,他严于律己,公正处事,敢于向君王坦言,因此受到嗣德王的嘉奖,并获赐刻有“廉、平、公、勤”四字的金匾及其他贵重物品。

嗣德二十七年甲子元年(1874年),阮有立因功劳甚大,被国王赏赐石砚、银子、钱币、绣有“百姓所依靠”四字的旌旗一面,并赐予御诗十首,国王评语为“智谋卓著”;随后被任命为枢密院侍郎、上北史务,负责对外联络,升任友探知保平,兼任枢密院侍郎(枢密院设三品以上文武四员,兼议要事,并辅佐军事)。

继承和发扬阮友家族传统,第二支系的子孙不断努力学习、创造性工作,在科技、经济、教育、医学、法律和军事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卓越成就。第二支系拥有教授1名,博士20名,硕士50余名,还有众多学士、工程师、医生和国内外高级官员,如教育部常务副部长阮友勇,法国马赛​​市行政法院院长阮友康博士,老革命家阮友当上校,承天顺化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乐剑先生,越南耳鼻咽喉科学协会副主席阮友魁教授、博士,系主任、计划投资部部长顾问、政府总理研究委员会委员阮文基先生等。阮友怀医生——广平省人民委员会主席;优秀医生:阮友正上校和阮秋娥医生……

中干村阮友家族自其祖先阮友润玉迁居此地以来,已传承17代,共有5个子孙。目前,除了阮友家庙外,各支系都有自己的庙宇。

至于第二支部的教堂,它是一项文化和精神工程,由黄甲阮友立于150年前建造,用于祭拜和纪念其父亲——阮忠德巡视员,并成为阮友第二支部后裔的祖先祭拜场所和文化和精神场所。在1930-1931年革命时期,这里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成为兴原村“1930年9月12日义静苏维埃”示威游行的场所,成为党支部秘密会议的场所,以及当地人民学习“人民教育”的地方。

遗址至今仍保存着汉字石碑、族谱、排比句、大字和木牌等遗物。尤其是两块石碑和一块“安嗣永归”木牌,历经数百年,至今仍保存完好。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证明了阮友家族第二支中勤村先民的功绩,也为研究地方史乃至历代国家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使后人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了解国家在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

鉴于这些历史价值,省人民委员会于2017年8月7日颁发第3598/QD-UBND号决定,将南中乡阮友家族第二支堂历史遗迹列为省级历史遗迹,进行管理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这也激励着南丹县南忠乡阮友家族第二支的子孙们继续努力,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多家风。目前,阮友家族的子孙们,有的在故土,有的远离故土,为了故土,为了祖国,为了其他家族的子孙,正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特别是为建设南忠乡,乃至整个南丹乡,使之日益繁荣昌盛。

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