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通识教育计划:谁来教授体验活动?
体验式活动项目编辑、副教授丁氏金托博士表示,在新的通识教育项目中,1至12年级的学生将参加每周约3节课的强制性体验式活动,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培养必要的技能。然而,一个问题出现了:谁来教授这门“课程”呢?
Thoa女士表示,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组织学生增加了体验式活动,但这些活动缺乏规律性和系统性。任何教育体系都有与教学并行的体验式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些活动,尽管它们的名称各不相同。当学生参与许多组织良好的体验式活动时,他们将形成必要的生活技能。
具体来说,体验式活动将分为四组:个人发展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社区服务和职业指导活动。这些内容将通过四种如今在校学生并不陌生的体验式活动来实施,例如:国旗敬礼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俱乐部活动。
届时,活动将分为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小组,如社区志愿活动相关小组;实地考察、观光、野餐等探索性活动小组;帮助儿童角色扮演的实验性活动小组;最后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参与的科学研究、小项目等活动小组。
![]() |
学生们在体验式活动游戏中。照片:Nguyen Ha |
针对以上内容小组,该项目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年级设计相应的活动。小学阶段,学生将注重个人发展,帮助其形成早期技能。中学阶段,学生将逐渐增加社交活动和社区服务。尤其在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活动将有所增加。
不过,金图副教授也表示,该计划是开放的,因此在框架计划中,起草小组只对内容提出建议,而细节则由作者小组和学校开发成教材,供教师参考。
以个人和集体为主的创意体验活动形式,教师会提供详细的指导。例如,学生会获得如何操作的指导,以便他们能够快速入门并立即上手。通过多次练习,学生将逐渐掌握技能。
体验活动有私人老师吗?
河内一所小学的校长表示,体验式活动对学生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尤其是在河内。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被带去参观博物馆、观看水上木偶戏、马戏表演,甚至去农场体验种植蔬菜、喂鸡喂鸭等活动。在小学,学生们会收到给贫困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礼物,并体验与手工艺相关的活动……在初中和高中,学生们可以参观历史遗迹。不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工作都由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负责。
出于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考虑,离校体验活动通常从学年开始就需要精心准备和规划。这包括财务规划、家长咨询、组织安排、安全方案、天气预报……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因此,在学年期间,体验活动无法定期举办。
问题是,如果在新课程中,体验式活动被列为必修课程,每周大约3节课,那么团队是依靠新的培训资源,还是依靠现有的教师?“如果只依靠现有的教师,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并有具体的指导文件来达到课程目标。”校长说。
河静省历史老师阮翠英女士说,除了课本课程外,学生们还经常被带去历史遗迹学习和体验现实。
其他科目如文学、公民教育等,也融入了实践知识和创意体验,带学生走出校门时,需要做很多工作,而这些活动的指导老师仍然只是科任老师和班主任。
更何况,现在学校组织的所有课外活动都需要家长同意。有些家长担心交通、食品安全等问题,就不让孩子去。所以,学校要求组织团队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体验式活动能纳入正式的课程安排,那就方便多了。
金图女士认为,在师范学院接受培训时,学生将接受教学和教育方面的教育。因此,如今的任何一位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参与指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更何况,长期以来,学校里,团委、协会等的工作人员,也是负责指导一般体验活动的专门力量。但一旦纳入项目,教师们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
在新的通识教育计划中,1至12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体验式活动,其中2年级和3年级的学生参与的体验式活动被称为“职业导向”。根据已公布的框架计划,新计划在细节上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并通过体验式活动将其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