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可确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测试
目前,狂犬病尚无治愈方法,一旦感染即可致命。因此,如果被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最好接种狂犬病疫苗。因此,成功开发出一种检测被咬伤动物或人是否患有狂犬病的新方法,被认为是世界医学界的一项突破。
上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的狂犬病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具体地判断咬人的动物是否患有狂犬病。
![]() |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疾病,在越南呈上升趋势。 |
狂犬病概述
狂犬病每年导致约6万人死亡,主要发生在非洲和亚洲。该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受感染的动物(例如犬、猫、熊、狐狸、黄鼠狼、松鼠、老鼠、蝙蝠等)咬伤传播给人类,主要途径是咬伤。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该疾病可能潜伏数月,然后发展为狂犬病。
一旦患上狂犬病,并出现狂犬病症状,所有患者都会死亡。因此,确定咬伤您的动物是否患有狂犬病,以便接种狂犬病疫苗至关重要。如果您不认识咬伤您的动物,最好、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诊断的突破性测试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近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狂犬病检测方法:LN34检测,可以确定咬伤人的动物是否感染狂犬病,以及接触者是否需要接种疫苗。该研究于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旗下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LN34 检测采用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技术,类似于流感、结核病、HIV 等检测。PCR 是分子遗传学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可以对短片段 DNA 或 RNA 进行扩增和分析。以前,这种扩增是通过细菌进行的,需要数周时间,而使用 PCR 技术在试管中只需几个小时。
LN34 检测可轻松用于新鲜、冷冻、分解或石蜡固定的组织样本,以灭活病毒,使用常见的实验室设备即可获得即时结果。因此,这项新的 LN34 检测可以帮助快速确定动物是否咬伤过狂犬病患者,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在最近的一项跨国研究中,全球14个实验室评估了来自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近3000个动物脑样本,其中已知1000多个感染狂犬病毒,这些样本来自60多个患有狂犬病的哺乳动物物种,包括狗、浣熊、狐狸、雪貂和蝙蝠。LN34正确识别了所有DFA阳性样本,并正确识别了80个不确定或无法验证的DFA样本。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验证使用此类测试(实时 RT-PCR)诊断动物狂犬病的研究。
讨论
新的 LN34 检测比现有检测更简单易用。在初步研究中,LN34 检测没有出现假阴性,假阳性很少,而且很少有可疑结果。
与目前动物狂犬病检测的黄金标准直接荧光抗体 (DFA) 检测相比,LN34 检测更加准确和方便:DFA 只能在新鲜、冷冻的脑组织样本上进行,并且只有经验丰富的实验室技术人员使用专门的显微镜才能读取结果,而 LN34 只需普通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即可在各种测试样本(如新鲜、冷冻和分解组织)上进行。
总结
在医学上,一项检测的价值由两个参数衡量:灵敏度(Se)和特异性(Sp)。LN34 狂犬病检测的灵敏度为 99.90%,特异性为 99.68%,这在医学上确实是一项“神奇”的检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这项研究的首席微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吉甘特(Crystal Gigante)评论道:“许多受狂犬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最不具备开展这项检测准备的地区”,并且“LN34 检测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可以快速确定哪些人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哪些人不需要。”
人们认为,在目前狂犬疫苗短缺的情况下,部署LN34狂犬病检测对于健康和社区都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