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居之地”红滩鲜为人知的事实

刀团 September 11, 2018 19:55

(Baonghean)——距离荣市仅约7公里,但城市生活似乎对纯农业的兴新乡影响甚微。兴原县中部的这个乡,有着许多人不为人知的特别之处。

虽然没有被选为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但公社党委和人民仍然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接下来,公社全系统和人民群众一致同意要实现以下目标:成为模范新农村公社;率先建成并实施反垃圾项目,工作简单却卓有成效;全社100%的农户家门口都插上了旗杆……还有许许多多让人民感到兴奋和自豪的事情正在这里发生。

Một góc xã Hưng Tân. Ảnh: Đào Tuấn
洪潭乡一角。图片:Dao Tuan

“值得居住的乡村”

秋日里,天空湛蓝,阳光洒在田野上,如同金子般闪耀。从公社出发,我很容易就能辨认出红滩的乡村,因为红旗上缀着黄色的星星,高高飘扬在树叶和灌木丛之上。我停下车,突然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子,戴着遮阳帽,拉着滑轮,把旗子升到旗杆顶端。

看到来访者拿着相机,他猜想自己会被问到问题,便说:“我把国旗换一下,好看点。” 他叫吴德焕,来自三村。焕先生说,兴新公社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一根旗杆。这是公社党委的政策,深受群众拥护。以前,每逢节假日,家家户户都会挂国旗,但有的挂得低,有的挂得高,有的挂在树梢、篱笆上,非常凌乱,甚至有些不雅。

Ông Ngô Đức Hoàn - xóm 3 Hưng Tân treo cờ dịp kỷ niệm ngày Xô viết Nghệ Tĩnh 12/9. Ảnh: Đào Tuấn
吴德焕先生 - 3号村庄兴新村在9月12日义静苏维埃日之际升起了国旗。摄影:Dao Tuan

为了团结人民,公社设计建造了一根9米高的钢管旗杆,旗杆底座采用50x50比例的混凝土,旗帜通过滑轮升降。公社还为每户家庭提供10万越南盾的补助,以鼓励和激励人民。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公社里没有一户人家不竖起旗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符合民族精神的方式,以真正有价值的方式,向我们的祖国致敬。”吴德焕先生说。

“宜居乡村”,雄新乡党委书记黄文莱先生在谈起雄新乡时自豪地向我肯定道。“对当地许多人以及我个人而言,这里是宜居乡村。为什么?因为雄新乡不仅村庄祥和、环境整洁、民风淳朴,而且家庭人均年收入近5000万越南盾。全乡没有贫困户,中等富裕户占60%以上。”雄新乡党委书记还表示,该乡9个村自10年前起已获得文化村称号,其中第一个村于17年前获得文化村称号。

Những lá cờ tung bay trên làng quê Hưng Tân. Ảnh: Đào Tuấn
鸿潭村上空旗帜飘扬。图片来源:Dao Tuan

雄新公社位于兴原县中部,自然总面积480公顷,其中农业耕作面积267公顷。全社共有1050户,4000名居民,分布在9个居住村。公社党委现有党员282人,下设12个党支部,是连续15年获得“廉洁自强”称号的单位。雄新公社于1998年荣获兴原县首个“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单位”称号。

特别是在落实国家新农村目标计划中,雄新公社虽然未被县选定为试点,但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坚强决心下,该公社于2014年达到了新农村目标,成为雄原县第一个、乂安省第二个被认可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公社。对此,雄新公社党委书记黄文莱表示,新农村计划旨在改变农村人的面貌和生活,服务于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把它做好。令人欣慰的是,雄新公社全体人民都一致同意实施该计划。而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雄新公社在全县最早达到新农村目标,而且没有拖欠预算。

周初的国旗敬礼仪式

黄文莱先生表示,许多地方或许都选择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目标的重点,但兴新公社的情况“略有不同”。“有文化才能有经济,公社也秉持着这一理念。”——担任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13年、担任兴新公社党委书记9年的黄文莱先生肯定地说道。

为了落实先锋文化政策,公社党委制定了专门决议,并由人民委员会、政治和社会组织负责执行。每周一早上,公社全体干部和公务员(共80人)聚集在公社总部院子里参加升旗仪式,这并不奇怪。夏季早上6:45,冬季早上7:15,每个人都会参加每周的第一个仪式。升旗仪式首先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其次是公社领导检查工作成果、分配一周任务和监督部队人数。

“参加升旗仪式时,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对集体、对人民的责任感,从而努力工作、贡献力量。”红滩公社一位干部分享道。

只允许 1 名儿童参加咸味婚礼

“宜居乡村”兴新乡也是兴原省第一个实施“反浪费”项目的乡。该项目对农村生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定,重点关注婚礼、葬礼、长寿庆典等。

关于婚礼,该项目规定,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才能在婚礼当天筹办酒席、邀请宾客,而另一个孩子则要组织茶点招待会。这项规定原本被认为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实际上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据民众反映,每天,尤其是在婚礼季,各个村庄都会发出红色的请柬,如果你不去,就不能去。如果你去,就得给几十万越南盾,而农村的生活并不富裕……

请勿携带横幅参加葬礼或生日庆祝活动。

接下来是葬礼,公社的“反浪费”项目“禁止”当地人携带横幅去祭拜逝者。“一个有亡亲的家庭至少会收到10到15面横幅,有时甚至数百面。这非常浪费。而按照农村习俗,横幅必须在家里挂两年半,然后才可以随意地钉在墙上,并用木桩固定。这无助于悲痛的家人抚慰,反而非常令人反感。如果朋友有心,与其带着横幅去祭拜,不如用这笔钱去祭拜逝者,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横幅收集起来,然后为祖先建造一座凉爽的陵墓。”——黄文莱先生分享道,并表示每个有亡亲的家庭只能挂一面横幅。这条规定也适用于兴坦公社的长寿庆典。

不仅如此,红滩公社长期建设和实施环保项目,每周六,公社都会发动全社群众参加“绿色、清洁、美丽”卫生日活动;公社还组织群众在公社、村庄道路两侧植花,目前全社已植花4500平方米。2 相当于4.5公里

经济学及其他

红滩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坚持先文化、先经济,彻底改变了一个纯农业农村的生活。

落实省委关于土地整理、地块交换的08号指示,红新乡集中进行土地转换,有效引导了多项经济发展项目。

该公社已建成5/9个水田,每田年收入高达2亿至2.5亿越南盾。通过水产养殖项目,该公社利用休耕地和低效水稻种植区,转向水产养殖。得益于此,兴新公社目前拥有170个水产养殖场,其效益比水稻种植高出2至3倍。

此外,在一片纯农业用地上,兴新乡现已规划出60-70公顷土地,专门生产原产品种,约有200户农户参与其中。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为AC5、天佑9号等优质品种……此外,在稻米产地,兴新乡人民还组建了一个酿酒村,该村已获得省政府的认可,约有60户农户参与其中。

Người dân Hưng Long vào vụ thu hoạch. Ảnh: Đào Tuấn
收获季节的红滩人。图片来源:Dao Tuan

说到红滩公社的经济发展,劳务输出项目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该项目,红滩公社迄今已派遣500名工人前往国外务工。每年平均有45至50名工人参与劳务输出,公社还会指派相关部门寻找市场,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派遣人员。

离开兴新村前,黄文莱先生告诉我,公社曾向县里请愿,要求推行一个示范性新农村项目。他分享道:“最近,很多村子里的居民都要求升级道路。水泥路本来就只有5米宽,但居民们说需要修得更漂亮,路基也应该加厚。为了响应他们的要求,公社动员了各种资源,为每个村子提供了5000万越南盾的资助,许多农户也纷纷捐款,最大的农户捐款高达3000万越南盾。大家都自发地参加了。”

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