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市——废墟时代
(Baonghean.vn)- 如今的乐茂花园,原本是一条下沉的道路。我们学生们把碎石搬来填平,然后堆土栽种花卉,从那天起,它就变成了一座花园。
值此荣市建市60周年、黄忠都建市235周年之际,乂安报隆重介绍已故诗人石贵先生于1966年创作的《荣市的砖》一诗的由来以及他对荣市破砖烂瓦时代的回忆。
本文由诗人 Thach Quy 于 2018 年撰写。
有没有像这座城市一样的城市?
从未见过闪耀着粉红色光芒的高楼
看到废墟中那张粉红色的笑容了吗?
1957年夏天,我抵达荣市。我从多良出发,穿过长盆、南丹、兴原,从凌晨四点走到下午五点,终于抵达了荣市。眼前是一片废墟。
道路两旁,瓦砾堆积如山,如同堤坝。我第一次来到荣市时,看不到任何城堡或街道,只有瓦砾。道路两旁,瓦砾裸露在外。瓦砾高高地堆积在杂草丛中。瓦砾横跨在主干道上。瓦砾像一排排土豆一样蜿蜒曲折,藏在小巷里。到处都是砖块。整座城市都散落着瓦砾。

至于荣市,从我第一次接触它开始,除了废墟的痕迹,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印象。所以,我写荣市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废墟!我本来想来荣市看看废墟,然后再回来。没想到,那年夏天我考上了黄叔康高中。于是,我和荣市废墟的缘分就此延续。我留在了荣市,借了当地的房子住,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我们每天两次去学校,“爬碎石”、“穿胶鞋踩流沙”,走遍了城市的每个小巷和角落。在黄叔康学校,我们学生们齐心协力,搬运碎石,在旗杆脚下砌砖地基。
旗杆脚下的砖地面是用碎砖砌成的,呈龟壳状,上面用好砖斜砌成五角星,再用白石灰刷成锯齿状,非常漂亮。

每当我搬运掉落的瓦砾,我都会听到内心翻腾的声音。正因如此,读者日后才会在我1966年创作的诗歌《荣市的垃圾》中找到“垃圾奔向旗杆”的诗句。
我的青春与荣市的废墟一起充满了命运。
如今的乐茂花园,原本是一条塌陷的路。我们这些学生扛着碎石填平了那条路,又堆起泥土种花,从那天起,就把它变成了花园。我们还坐在那里打了一整个夏天的砖,为人民剧院前的第四军区司令部大楼浇筑地基。

当年的废墟,也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双手,筑成了市体育场、图书馆、医院、人民剧场四面高墙。所以才有了这几句诗:
我长大了!现在已经不是纯真年代了。
在树下轻轻地玩弹珠
我咂着舌头,后悔每一块掉落的砖
看着街道,看着河流,瓦砾堆积如山
第一枚敌军炸弹击中了北方的躯体
在荣市。建筑工地的瓦砾
哦!瓦砾爬上了楼梯
大学台阶、商业屋顶……

1947年,我国人民亲手摧毁了美丽的家乡,进行了焦土抗战。我们怀着这样的决心:“宁愿做残砖守望,也不愿与仇人共享天地!”
在九年反抗法国殖民者的战争中,荣市一片废墟,没有一丝屋顶,只有一堆瓦砾。瓦砾耐心地等待着人们的归来,在近十年的抗战中,瓦砾堆似乎仍在耐心而忠诚地聆听着那些远去却不知归期的亲人的脚步声。


因此,当军队凯旋归来时,荣市那些瓦砾遍地的砖路仿佛焕发出新的生机:“砖块翻滚翻滚,泛着粉红色的光芒”!军队归来的那天,孩子们来到了古仙河畔,等待着军队的归来。那场景令人欣喜,也令人感动。
孩子们在 Cua Tien 码头扔 thia lia
看到军队行进,他笑着跑了回去。
那是荣市。阳光明媚的下午。
我们回到我们的老街
旗杆周围堆满了瓦砾。

1954年,凯旋的军队归来,在一片废墟之上,我们的人民空手而归,开始积蓄积蓄,重建家园。一座焕然一新的荣市。一座非常奇特的荣市:
“有没有像这座城市一样的城市?”一座房子全是用竹子、茅草、茅草搭建的城市?潘廷凤街、光忠街和陈富街两旁,密密麻麻……一栋栋房子,一堵墙,一个屋顶,一切都是用竹子、茅草、茅草搭建的。想必大家都还记得1961年荣市的那场大火,成千上万的房屋被烧毁,城市一片漆黑。

荣市人民和军队开始了新的劳动。这是这座城市第二次劳动和重建。从那时起,宽敞的房屋开始建造。荣市市场路口的两层百货商场、六岔路口附近以及街道两旁的三层棉纺织厂,人民的房屋开始铺上红瓦屋顶。
Thanh Vinh 再次像一个美丽的女孩,“蓝色的天空习惯了红色脸颊的嫉妒之情。”就在那时,美军的炮火开始如雨点般落下。荣市如同一口烈火,是美国侵略者在北方进行毁灭性战争时最猛烈攻击的地方。因此,关于荣市城堡的诗歌仍在继续。荣市的废墟仍在新的战斗中坚定地对抗着美军。
现在绿色屋顶上布满了弹孔
透过敌人的弹孔,我们看到了高高的天空
甚至十年二十年
即使我们的城市变成废墟
把瓦砾放回这里,重建战壕!
就像英雄的脸红了
艰辛与成就共闪耀
英雄的城市在倒塌的砖块中微笑
砖块泛着粉红色……
有没有像这座城市一样的城市?

有没有哪座城市像这座城市?——这是荣市自废墟时代以来就一直在问的问题。一个关于我们家乡的迫切而又自豪的问题。一个从战争废墟中提出的问题。如今,荣市庄严、宏伟、美丽。一座宽敞的城市焕发出新的面貌。荣市的废墟。回忆荣市的时光,这首诗已经伴随家乡50多年了。今天,在城市的喧嚣中,你是否还能听到从过去的废墟中发出的迫切而又自豪的问题的回声?

September 20, 2023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