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长本村妇女的故事

清阮 October 18, 2018 16:05

(Baonghean.vn)——当时在长盆前线的妇女、母亲和姐妹不仅是“义弟”,还参与了急救、挖战壕、填补弹坑等工作……原本只熟悉田野、花园和厨房的柔弱妇女变得坚强勇敢,成为在与美国人作战的日子里为长盆前线提供精神支柱的人们。

汤姆的母亲的故事

陈氏通女士——小队长,是1968年10月31日上午美军轰炸长盆时,自杀小队317青年志愿连的唯一幸存者。

战友们通过露出地面的枪管发现了她,把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呼吸微弱的她抬到美泰合作社(现美山公社9村)的院子里。9村的人们用尽全力,用爱心抢救她。

时任美山乡第九村村长的阮达禄先生说:“如果没有Thom夫人的悉心照料,O Thong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是Thom夫人从死神手中救下了O Thong。” Thom母亲的真名是阮氏帕(Nguyen Thi Phac)。

Mẹ Thởm xúc động khi kể lại những ngày khói lửa ở Truông Bồn
讲述长邦战争时期的往事时,Thom 母亲情绪激动。摄影:Thanh Nguyen

尽管她已经97岁高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但当我们请她讲述在长山脚下照顾受伤的TNXP的日子时,Thom的母亲却挣扎着坐了起来。随后,两位女性——Thom的母亲和Thong——在长山脚下的茅草屋和土墙间战胜死亡的故事,如同慢动作电影般缓缓展开。

当时,Thom母亲的家就在部队食堂附近,青年志愿者们也参与了在长本前线的服务。洪女士、卢先生、Phac先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位娇小的女子怀抱六个孩子,自愿照顾青年志愿者Tran Thi Thong的身影。

值此香火缭绕中重返长盆(美山-杜良),我感慨万千。这里曾有1420名干部、士兵和青年志愿者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盆的“烈火坐标”永远与胜利之歌同在,与我军和人民在抗美救国的斗争中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同在。图片:文件
汤姆的母亲回忆道:“他在我家住了两个月。我把他(Thong)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到他伤得这么重,我心里很心疼。我以为他活不下去了,所以每天都尽力照顾他。但奇怪的是,他的身体却逐渐恢复了。”

战争时期的生活处处艰辛。Thom妈妈独自照顾几个孩子,现在又要照顾O Thong,但她每顿饭、每顿觉,都把妹妹的早日康复放在第一位。每一勺粥,每一勺水,都是Thom妈妈用辛勤母亲般的爱心喂给她的。

Một góc xóm 9 xã Mỹ Sơn ngày nay - nơi sinh ra những người phụ nữ quả cảm
美山公社9号村一角——勇敢女性的诞生地。摄影:Thanh Nguyen

汤姆的母亲断断续续地说道:“有一次,他发着高烧,神志不清,大声喊着每个战友的名字,把我吓哭了。然后我就冲到花园里,找来捣碎的薄荷叶给他喝。还有一次,他想坐起来,问起Hien、Phuc、Tam……的情况,我只能鼓励他:他们正在值班。我怕他晕过去,所以不敢说实话。” “为了与美国人作战,Thong不惜牺牲青春、艰辛和牺牲,他受伤了,我照顾他还有什么意义呢?”——汤姆的母亲吐露道。

班长陈氏通(Tran Thi Thong)重逢恩人的那天。照片:友义(Huu Nghia)

原敢死队317团青年志愿连队长陈氏通泪流满面地说:“我非常感谢谭​​妈妈和美山公社9村的人民。在我心中,9村的土地就像我的第二个出生地。”

来到长盆,深入了解我军民在这片战火中浴血奋战、浴血奋战的岁月。图片:Huy Thu

有一支勇敢的女子排

“当时,所有的男人和男孩都奔赴战场;我们这些留守在后方的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蹂躏我们的国家。当美山公社政府号召组建一支排,与军队和青年志愿军一起为张本部队效力时,我们所有女性都踊跃报名,”原公社青年联盟副书记、美山公社强力排排长邓氏花女士说道。

该排共有30名成员,几乎全部由女性组成,分为两组,从仁山乡边界一直延伸到长本山脚下。除了与士兵和青年志愿者一起填补弹坑、挖掘战壕和防御工事外,该排还参与急救、运送伤员以及为穿越田野的车辆提供导航……

美山乡(Do Luong)张本遗迹遗址。图片由张本遗迹提供

华太太说:每次轰炸结束后,只要公社指挥部敲响三声锣,我们就扛着锄头、铁锹、枪支弹药,穿过田野,奔赴长盆战场,为卡车填埋弹坑。无论白天黑夜,轰炸过后,我们排都会去执勤。1967年至1968年,长盆战场就像一个“炸弹袋”。在那近两年的时间里,美帝国主义疯狂地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坐标上投下了数千吨炸弹和弹药。因此,华太太和战友们记不清有多少伤员被转移到后方基地救治,有多少弹坑被他们铲平,以便车队能够及时开赴战场。

美山乡4村的阮氏生女士是排里负责急救的6名队员之一,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在长盆前线贡献力量的岁月。

许多前志愿青年和老战士来到长本,感慨万千,仿佛回到了他们曾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故地。许多像长本十三位烈士一样,二十几岁的战友和伙伴依然健在。照片由长本供图。

和我们交谈时,50年前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那时候,饥寒交迫,物资匮乏,但大家都很热情。接到登记通知就去登记,听到警铃声就跑去。当我们提到自己为士兵、青年志愿者提供食物,参与挖战壕、修筑工事,救治伤员……做出过贡献时,我们指望过政府会认可我们吗?

“那时候,大家都非常忘我地尽职尽责,没有想过死亡,只希望国家早日解放。现在政府认可他们的功绩,或者考虑建立某种政权,我非常高兴,但即使没有政权,我也很高兴。” 华女士笑着说。他们的日常饮食主要是拌饭,有时也用木薯和红薯代替,但似乎正是他们青春的活力和仇恨帮助他们克服了战争带来的一切艰辛和残酷。

清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