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投票必须是实质性的

丹华 DNUM_BJZBAZCABI 08:29

人民代表要代表人民的声音,体现诚实、公正、客观的投票精神。

按照计划,将于10月22日开幕的第十四届国会第六次会议将用一天时间对国会选举产生的官员进行信任投票。会议结束后,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还将对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进行中期信任投票。

中期对党员的“评分”是否是一个检验信任如何体现的机会?党、政府和国会中每位官员的职责是什么?关于监督机制和监督执行,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才能确保信任投票始终客观、务实?

如何让官员“打分”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有很多故事让人们对投票或信任投票失去信心。丁罗胜先生和武辉黄先生不是都获得了相当高的信任票吗?

郑春青也获得超过75%的选票当选国会代表?

有没有党委、单位领导,今天受表彰,明天受处分,但此前信任票数之高,无人能及?

还有一些情况,根据个人能力和内部情况,可以预见信任投票率会很低,但公布后,在提拔和安排获得信任投票的人担任领导职务时,数字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甚至连直接签署投票的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现实,可悲的是,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很多层面仍然存在。尽管不公开,但拉票现象确实存在。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不难看出,一些干部、党员似乎缺乏斗争精​​神、自我批评和批评精神,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很容易忽视被信任对象的缺点和局限性。

另一组人则刻意回避和奉承与自己有良好关系的领导。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希望获得真正客观的投票呢?

此外,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之便作恶多端的现象早已被人们谈论,但至今仍未得到遏制。

因此,有些人虽然没有资格,却利用领导的权力,向下属、向党委、向党组织施加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能说信任投票是真正民主的呢?

组织、工会、公民对当权者的监督,看似清晰易行,但规定和要求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而用什么机制、组织、团体、民众来监督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仍然是一个难题。

当权力不受监督,当有不法行为和舆论的人仍被提拔,当信任投票不以实效为衡量标准,当有地位、有权力的人允许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法律之上时,信任投票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当被问及“信任投票是否真正客观透明?人们是否真的相信投票的实质和对职位的信任投票?”时,答案将是直截了当的:还没有?

正因如此,信任投票之后,只有正直的人才会采取行动。正因如此,人民期望代表人民的人能够说出人民的真实声音,用投票体现诚实、公正和客观。

只有这样,被“打分”的人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提高、要树立榜样、要努力奋斗的责任。也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对国会选举产生的职位的信任投票是真实的。

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