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们进山教读书写字

陶岛-何方 November 20, 2018 09:36

(Baonghean.vn)——卡蒙山顶的晨雾渐渐散去,新的一课在教室里“吃饭”的声音中开始了。阳光洒在校园里闪闪发光的花丛上。不知何处,回荡着“老师像野杏花一样美丽”的旋律……

他们年纪轻轻,就自愿跨越森林和溪流,来到班韦湖中心最艰苦的地方进行宣传。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但看到学生们勤奋上课、刻苦学习,他们的眼里依然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幸福。

扛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去学校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像Tuan先生、Toan先生、Van女士、Kieu先生这样的人,一定正经历着艰辛的旅程,才到达Tuong Duong县Luong Minh乡的Ca Moong村。就在几天前,我踏足Ban Ve水电站水库中心的这个贫困村庄,在从Coi村去学校的路上遇见了他们。他们脚下的凉鞋沾满了泥巴,衣服上也沾满了厚厚的泥巴,哪儿也不干净。“我们刚才扛着自行车走过好几个地方,到了这里,只好把自行车扔在路中间,步行去学校。你看看,谁敢把自行车推下这种泥泞的山坡?”——黄孟全先生气喘吁吁地说道。

因为天气晴朗,老师们冒险骑摩托车去学校,但以前没人敢冒险穿过森林。去学校的唯一办法是从上游的码头租一条船,然后步行一个多小时。托安先生背着的背包里装着必备物品:靴子、凉鞋和几套衣服。为了减轻负担,他们把每周的饭菜分给其他人,并带回家一些足够几天吃的。就这样,他们得以在这片与世隔绝的“绿洲”里生存。

在被暴雨和洪水摧毁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了三个小时后,黄孟全老师坐在路边休息。他说:“我刚从学校毕业就申请来这片‘绿洲’教书。晴天上学的路已经很难走了,下雨天更是难上加难,简直是煎熬。为了去学校,我们得三四个人轮流抬着自行车穿过滑坡区。” “摔自行车对我们来说是常有的事。我教书才几个月,却记不清摔过多少次了。自行车到不了村子,所以我得把它放在一公里多远的地方,任凭风雨肆虐,然后步行去学校。雨下得厉害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我不得不坐船。不过,走了这么多次,我也习惯了。”——黄孟全老师分享道。

卢文俊老师是村里待得最久的老师。他原本来自金多乡,但由于班韦水电站建设的影响,一家人搬到了清山乡(Thanh Chuong)。后来,他被允许在家附近教书,他没有回去,而是主动要求留在这片“绿洲”。时光飞逝,从Xop Chao到Ca Moong,再从Ca Moong到Xop Chao,一转眼已经过去了8年。对Tuan老师来说,扛着自行车翻山越岭似乎已成为一段熟悉的故事。Tuan向我们展示了他身上尚未痊愈的伤痕,以此来证明他辛勤的付出。罗文俊说:“每周有机会,我都会穿过森林或租一条船回家探望妻儿一天,然后马上跑回来。在这里,我们每次上学放学都要结伴同行,互相帮助。一个人走很危险。如果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或者淋了雨,没人帮我们扛车,就只能站着哭。很多时候,我累得想把自行车扔在路中间,躺下睡觉,但又害怕。” 段老师的坦诚让我们对他感到惋惜。

“绿洲”上的灯光

夜晚的鼓声驱散了村子里冷清的气氛。学校门口,头顶手电筒的孩子们互相喊着要去上课。教室里,老师们正提着充电灯泡往教室走。这些灯泡是他们动员家长们捐钱买的,为了让孩子们晚上能更好地学习。1993年出生的年轻教师魏氏红云女士从安胜乡赶来,跋涉50公里来到村里,跑到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上课。她每天都会询问每个学生的吃饭、洗澡情况,然后点名。“晚上没电,孩子们留在家里怕父母没法上课,所以就来这里让老师们管理和指导。多亏了这些,学习质量显著提高了。”

学校有5个班,5位老师负责,他们都很年轻,都90多岁了,毕业后就自愿来这里任教。来自Xa Luong乡的梁氏文老师出生于1994年,已经在卡蒙县教书两年了。她坦言:当她提出要去卡蒙县教书时,父母非常担心“年幼无知”的女儿。但她还是坚持要去那个艰苦的地方。直到现在,当看到去年学年结束时,她的学生以相当高的成绩考入了区寄宿学校时,她仍然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这正是梁氏文坚持在这个偏远地区任教的动力。

这位年轻的老师说,生活艰辛,遥远,有时甚至令人悲伤,但看着孩子们的脸庞,他们更有决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刚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得独自穿过森林去学校,浑身都在发抖。那里没有电,手机信号也不稳定,当时我只想辞职,但我一直在想,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孩子们会怎么样。所以我继续工作。”范笑了。那笑容充满了幸福。

突然,下课时传来一声哭喊。范老师不再和我们说话,抱着一个学生跑回了房间。那个叫魏清海的穷学生发着高烧,大家都很担心。其他老师赶紧拿来毛巾给他擦拭,并给他拿来药。陶如乔老师说,这里的老师行李里总是备着给学生的感冒药、退烧药和胃药。因为父母经常下地干活,医务室又很远,无法检查,所以他们才勉强当起了医生。 “有些家长住得很远,生病卧床一周无人照顾,我们只能把学生带回房间喂药、煮粥给他们吃。这很辛苦,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看着学生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互相鼓励,更加努力。或许最大的动力来自村民们,这里的学生都很真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第二个父母。这就是幸福。即使这份幸福是用艰辛和煎熬换来的。”——罗文俊老师分享道。看着年轻老师们照顾学生的样子,我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

卡蒙山顶的晨雾渐渐散去,新的一课在教室里“吃饭”的声响中开始了。阳光洒在校园里闪闪发光的花丛上。不知何处,一个旋律在人们心中回荡:“老师像野杏花一样美丽”……

陶岛-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