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历新年前,假机票诈骗猖獗
网上市场上不少人自称是各大航空公司的机票代理商,可以优惠价格买到机票,售卖假机票牟利。
直到抵达机场,T. Lien女士的家人(河内二征夫人)才发现,她在网上购买的河内飞往岘港的往返机票是假的。这是她在航班起飞前4个月通过社交媒体上的联系人购买的机票。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说,我和家人的机票因为欠款被取消了,而我已经给售票员转了近700万越南盾。”连女士愤愤不平地回忆道。
连女士收到的“机票”实际上只是一张24小时的预订确认单,等待付款。超过此期限,上述“代理人”即使已经收到乘客的款项,也不会付款,并会在系统上自动取消机票。这是机票骗子常用的牟利手段。
![]() |
延期付款功能允许诈骗者创建包含乘客信息和预订信息的“虚假”预订代码,这些信息可以在航空公司的系统中查询到,在最初的 24 小时内,与真正的机票没有太大区别。 |
具体来说,冒充机票代理的犯罪分子会利用后付款功能(即在预订机票后 24 小时内付款的功能)创建“虚假”预订代码发送给客户。
像连女士这样不熟悉订票流程的顾客,会被这些人提供“假”的订票代码。在航空公司的系统上查询时,顾客姓名、航班、座位号、状态等订票信息仍然显示“已确认”。
但是,预订参考的付款信息部分将显示为“未付款”。
“我问售票员为什么还没付款,他们说因为我还没转账,所以才没通知航空公司。等转账成功后,代理人会通知航空公司确认付款。”连女士说。
“转账之后,我觉得很安全,就没再去查。直到航班当天,我才发现自己被骗了。等我想再次联系他们时,另一个账户已经被锁定了。”这位因假机票损失近700万越南盾的顾客说道。
不仅仅是连女士,这种诈骗形式在社交网络上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春节前后,航空旅行需求增加的时候,这种诈骗形式尤其常见。
与连女士的案子类似,D. Hong女士(家住胡志明市第二郡)的家人也丢失了两张越南航空从胡志明市飞往荣市的往返机票。幸运的是,Hong女士在向骗子转账之前发现了可疑信息。
“我开始怀疑,再次检查了彩票,并询问了懂技术的家人,才知道我差点被骗了600万越南盾。”洪女士回忆道。
![]() |
假机票诈骗在社交网络上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航空旅行需求增加。 |
越南航空、越捷航空、捷星太平洋航空这三家航空公司的顾客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因为这三家航空公司都提供预订后24小时后付款的功能。
航空公司已多次就此类诈骗行为向乘客发出警告。多家航空公司代表表示,由于这属于个人之间的民事交易,航空公司无法介入处理,只能停留在警告和咨询的层面。
此前,2018年11月初,越南一国民党军人也利用类似手段,从在日本预订回国过年机票的越南务工人员手中侵吞了数十亿越南盾。
据数十名工作人员反映,骗子自称是河内某知名大学的讲师,人脉广泛,因此能够以比其他票务代理商便宜得多的价格买到机票。
通过承诺支付7.5-10%的佣金,该主体在日本建立了庞大的客户网络,一些工作人员甚至站出来收集总价值高达数十亿越南盾的购票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