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敷料有助于伤口快速愈合
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 (MISiS) 国立科技大学的一组科学家与中欧理工学院 (捷克共和国布尔诺) 和其他捷克大学的同事共同研制出一种具有抗菌特性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可用作受损皮肤的绷带。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绷带效果精确;它们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有效性,并且不需要更换——可以将新的绷带直接放在旧的绷带上。
绷带的历史源远流长,与希波克拉底、帕拉塞尔苏斯等世界著名医术家都有渊源。古代亚麻和羊毛绷带是用油浸泡的。19世纪,尼古拉·皮罗戈夫提出了一种伤口消毒方法——用溶液冲洗伤口,然后敷上吸水绷带,以增加液体的流动。
然而,即使是现代烧伤和割伤治疗方法,也需要消毒、使用抗生素和频繁更换敷料,也会产生副作用。抗生素不仅会杀死有害微生物,还会杀死有益细菌。此外,更换敷料会破坏新愈合皮肤的完整性,导致患者疼痛。
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MISiS)的科学家和欧洲同事研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敷料,它可以局部作用于炎症,无需更换敷料——敷料释放抗生素后会逐渐溶解于皮肤。如有需要,可以直接在旧敷料上覆盖新的敷料。
“我们研制了一种基于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一种生物相容性自吸收材料)的绷带,并在这些纳米纤维表面植入了庆大霉素(GM,一种广谱抗生素),”论文作者之一、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无机纳米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叶利扎维塔·佩尔米亚科娃(Yelizaveta Permyakova)说道。“有趣的是,这种材料表现出了持久的抗菌效果:即使在使用48小时后,我们也观察到细菌数量显著减少。通常,具有抗菌作用的表面会在使用后的第一天或几小时内逐渐失去抗菌效果。”
实验使用了三种具有不同抗生素耐药性的大肠杆菌(E.coli)菌株,但在所有三种情况下,它们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菌作用。
科学家指出,这种材料不仅适用于皮肤,还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骨髓炎等炎症性骨病。
科学家们正在继续测试和改进这种材料:他们的计划包括在纤维上植入其他抗生素,例如环丙沙星。环丙沙星是一种新一代抗生素,因此大多数细菌尚未对其产生耐药性。
此外,他们计划通过创建包含抗生素、肝素(以减少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和再次包含抗生素的多层图案来增强材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