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接近尾声?
(Baonghean)——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他准备推迟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三分之一期限。这是特朗普总统愿意给予中国更多时间达成最终协议以结束贸易紧张局势的最强烈信号。
前景
刚刚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积极信号。此次谈判是一次副部长级谈判,旨在为原定于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做准备。尽管谈判细节尚未向媒体披露,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谈判结束后立即宣布,他正在考虑推迟“贸易休战”的最后期限。这意味着美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3月1日设定最后期限时“玩弄手腕”。如果中方不做出让步以促成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的税率将从10%提高到25%。
![]() |
中美高层贸易谈判将于2月14日至15日举行。图片来源:法新社 |
特朗普总统的声明也可能暗示与中国的谈判正在按计划进行,甚至取得积极进展,美国愿意给予北京更多时间达成最终协议,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
不可否认,近期中美双方都在努力对话,以期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共识。贸易问题目前是两国关系的“基石”。半个月前,中美贸易官员在华盛顿举行会晤,气氛罕见,充满善意和乐观。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人也称赞了本轮谈判取得的“巨大进展”。事实上,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更多让步,承诺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数量,这满足了华盛顿对北京的关键要求之一。
在北京举行的最新一轮谈判中,双方或许会继续达成“双方满意”的妥协方案。正因如此,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才“批准”延长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最后期限。无论如何,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谈判中出现的乐观迹象也缓和了紧张的气氛,并降低了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长期战争风险。
从政治角度来看,中美两国政府都迫切需要结束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在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需要在明年总统大选前获得选民的支持。解决与中国之间“根深蒂固”的贸易问题,对他明年的竞选来说将是一个“优势”。
中方方面,面对华盛顿的强大压力,北京官员深知贸易战持续下去只会让双方“白白浪费”。中国经济虽然仍在增长,但已开始进入逐步下滑的阶段。过去12个月,中国工业生产、汽车销量、零售额和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均跌至令人担忧的低点。一旦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中国这艘“经济巨轮”不仅会减速,甚至可能沉没。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毫不掩饰他希望通过对话解决贸易问题的愿望。
习近平上个月底致特朗普的信中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阶段,希望双方尽快达成互利双赢的贸易协议。
![]() |
受中美贸易谈判释放积极信号的影响,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月12日上涨。图片:美联社 |
未决问题
尽管诸多迹象表明中美贸易谈判正逐渐接近尾声,但达成全面协议并非易事,因为贸易争端是中美两国之间的长期问题。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商品以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只是两国矛盾的一小部分。美国历届政府长期以来要求中国改变的根源在于其经济结构和政策。过去20年来,多位美国领导人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均未成功。中国也多次承诺做出调整,但美方声称“北京方面的承诺尚未兑现”。
因此,在当前的谈判中,美国官员继续重点要求中国改变两个主要议题:一是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二是要求中国调整那些为中国政府关联企业创造特殊利益的经济政策,例如政府补贴、国内市场保护和其他法律激励措施。美国还要求中国承诺终止知识产权盗窃和商业间谍活动,并同意对此类犯罪采取适当的制裁。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强硬措施是迫使中国做出具体承诺和行动,否则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北京方面已展现出在进一步开放美国商品方面做出让步的意愿。但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中国雄心勃勃地想要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和地位,问题是它还能做出多少让步?许多专家表示,贸易谈判中看似积极的迹象可能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中国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华尔街日报》称,虽然目前该法案草案已经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受到外国公司批评的问题,例如承诺保护知识产权、禁止强制技术转让等,但草案在国家安全评估和政府没收权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明确之处……
此外,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中美能否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这些都是当前中美谈判中棘手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双方将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些挑战?答案将在2月14日至15日于北京举行的中美高级别贸易谈判之后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