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火药桶”爆炸的风险
(Baonghean)——克什米尔普尔瓦马发生的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 40 名印度士兵死亡,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对对方领土发动空袭,爆炸升级为军事冲突。
此次冲突的爆发标志着两国紧张局势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升级,引发国际社会担忧双方可能爆发类似过去三次战争的战争。
![]() |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参与了此次造成44名士兵死亡的袭击。图片:美国新闻 |
冷热难测。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紧张局势再次升级的导火索是 2 月 14 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致命爆炸事件,造成 44 名士兵死亡。
巴基斯坦伊斯兰组织“穆罕默德军”称,该组织一名成员实施了自杀式爆炸袭击,这是印度军队几十年来遭受武装分子袭击的最大损失之一。
尽管巴基斯坦否认印度和国际社会对其参与此次血腥袭击的所有指控,但印度仍然决定采取强硬的报复措施,空袭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穆罕默德军”的训练营,拦截侵犯其领空的巴基斯坦战斗机并迫使其返航。
巴基斯坦空军在被动的情况下,立即对印度军事设施发动攻击,击落两架印度战机,并俘虏印度飞行员。
巴基斯坦随后主动缓和紧张局势,将其军队俘获的飞行员遣返印度。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和平时期的期待,并最终促使双方冲突逐步得到解决。然而,巴基斯坦的举动却未能维持双方哪怕一天的“停火”。
![]() |
就在巴基斯坦将飞行员送回印度的当晚,战斗再次爆发,两名巴基斯坦士兵在与印度在控制线沿线的炮击中丧生。
与此同时,印度还报告称,巴基斯坦炮火造成三名平民死亡,另一人情况危急。
战斗一直持续到3月3日,据一些消息来源称,在克什米尔地区两国边境至少8处地点爆发了双方士兵的冲突。
旧冲突的新阶段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最新一轮冲突最终归结于克什米尔地区由来已久的主权问题。自1947年独立以来,双方就该地区的争端已持续了70多年。
尽管1949年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并建立了控制线,但大大小小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包括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的三次大战争。
在此期间,巴基斯坦境内的极端武装团体经常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袭击,以实现其分裂野心。
![]() |
印度一所学校的学生庆祝巴基斯坦飞行员获释。图片来源:路透社 |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训练、武装并帮助这些武装分子。这场争端似乎永无休止。
印度历任总理均视虔诚军(Lashkar-e-Taiba)和穆罕默德军(Jaish-e-Muhammad)等巴基斯坦圣战恐怖组织为生存安全威胁。巴基斯坦官方否认支持这些圣战势力。
印度还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试图在巴基斯坦排斥的俾路支族和普什图族少数民族中煽动分裂主义,但却无法阻止巴基斯坦圣战分子的大胆袭击。
2014年,纳伦德拉·莫迪就任印度总理时誓言要采取强硬措施应对巴基斯坦圣战分子的威胁,包括实施他称之为“战术打击”的军事打击。
莫迪比前几任总理走得更远,他宣扬“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口号。然而,印度的打击仅限于武装分子基地,而非巴基斯坦官方军队。
尽管如此,新一轮敌对行动标志着自1971年以来印度战机首次飞越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并袭击巴基斯坦境内。
分析人士认为,在印度总理莫迪新政策的影响下,这一事件标志着印度和巴基斯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冲突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全面战争?
印度目前在外交方面略胜巴基斯坦一筹,因为其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然而,世界各国仍在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以防止爆发全面战争。
尽管印度的经济规模远大于巴基斯坦,军事优势也十分强大,兵力和军火库是巴基斯坦的3到5倍,但一旦双方都动用核武库,哪一方会咬哪一方就不得而知了。
据军备控制协会统计,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拥有约120至140枚核弹头。如果两国不得不使用这些武器,不仅会相互毁灭,还会破坏整个南亚地区的稳定。
![]() |
克什米尔双方控制区。图片来源:CNN |
分析人士认为,双方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高,因为这不是双方所希望的。这场战争是否爆发,更多地取决于印度,因为印度正致力于树立一个对世界和平负责的国家形象,以便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大国。
因此,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一切盘算都会有所收敛。另一方面,印度也明白,如果当前的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它不仅要面对巴基斯坦,还要面对与巴基斯坦保持着非常密切军事关系的中国。
鉴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治意愿,目前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并不高。然而,由于克什米尔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热点问题,任何一方的任何误判都可能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
两国领导人或许也明白,冲突进一步军事化只会削弱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