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社会”中心谋生
(Baonghean) - 尽管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但 Nghe An 省 Quy Hop 镇 Chau Hong 公社的数十户家庭仍然把在山上采石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
兰童《蜂巢》
四月中旬,距离造成三人死亡的矿井坍塌事故不到一个月,我们回到了兰统山(归合镇周鸿乡)。一到达山顶,兰统山便映入眼帘,它崎岖不平,坑洼不平。通往山顶的道路陡峭,留下了当地人采石时留下的新鲜车轮印。
兰通山位于周鸿乡和周清乡交界处。经过多年的锡矿开采,这座山如今已变得像蜂窝一样,遍布着商贩留下的洞穴。从这些洞穴通往山深处的是错综复杂的隧道系统,绵延数十公里。陌生人进入这里,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迷路。
![]() |
兰桐山,锡矿污泥堆积的地方。 |
“现在山里几乎空了,随时可能塌方,非常危险。但我们必须这么做,”张文贤(30岁,周鸿乡昭村)说道。他的家就在兰通山脚下。不到10岁,张文贤就扛着锤子跟着大人来这里挖锡矿。他说,那时候生意还没起,矿藏还很多,所以这里的人们就扛着锤子沿着溪流去挖。靠着这份工作,他有钱供弟弟妹妹读书。
何先生从未想过,正是在这里,他年轻的妻子三氏豪(Sam Thi Hao)会夺去生命,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豪女士是3月13日兰通山隧道坍塌事故中遇难的三名遇难者之一。
那天,和这里的几十户人家一样,Hien先生和他的妻子骑着他们的旧摩托车上山。这是他们夫妻俩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春节过后,我们就休息了。看到天气这么好,这里的人们那天都去上班了,就为了‘凑个热闹’过年。没想到,那也是我妻子和邻居们的最后一次出门了。”Hien先生伤感地说。
![]() |
采石工人的推车堵塞了隧道。 |
近10人用撬棍将石头稍微抬起,将郝女士拉了出来。
![]() |
山体内部现已被掏空,支撑桩已倒塌。 |
在黑暗中摸索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快到山顶了。在这里,不难发现一些废弃的商铺隧道,通往山深处。
闯进其中一条巷道,没走几米,天就黑了。又往深处走了大约300米,看到巷道壁上停着几十辆采矿工人的旧摩托车。
我们确信这里有很多人在工作,但我们在黑暗中摸索了近一个小时才接近他们。此时,几十个人正忙着在一个相当大的空间里凿凿东西,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个小手电筒。
![]() |
复杂的角落和缝隙系统 |
我们花了好一会儿才说服隧道里的一位女士出来和我们说话。“公司已经废弃了这条隧道,不再使用了。我们只是把它捡起来,”那位女士一边说着,一边从黑暗中走出来,仿佛在解释什么。
![]() |
过了很久,Thanh 女士才开口说话。 |
他们通常早上9点开始工作,黄昏时分下山。采矿工人的午餐和个人卫生都在这条黑暗的隧道里进行。日常用水是从岩石缝隙中一点一点收集来的。
“我真的很害怕。但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而且我已经习惯了整天在黑暗中工作,”她说。在兰通山周围,仍然有许多专门开采锡矿的公司。当被问到“你为什么不去那家公司工作?”时,Thanh女士说,公司通常要求人们早点上班,并且按时上班。她和这里的许多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纪律。
这些隧道里的锡大部分都被公司收集起来了,只有小块的锡藏在隧道壁上的大石头里。拾荒者会用手电筒照隧道,这样工人们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普通石头,哪些是锡。
随后他们会用锤子进行凿凿,如果不小心或者敲击到已有的裂缝,隧道随时都会坍塌。
同时,由于长期废弃,隧道内的木质支撑桩也已腐烂,许多断桩散落在周围。在这样的山脚下,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谈及此事,周鸿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梁文龙先生表示,在兰桐山采矿的主要是昭村、香村……当地政府竭尽全力宣传,呼吁人们不要来这里工作,但毫无成效。在昭村,几乎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一辆旧摩托车——这是人们上山采矿的交通工具。
“我们也定期组织突击检查,把他们赶走。但看到他们在干活,就提醒他们回家。结果第二天他们又跑到山上来了,”龙先生说,并补充说,现在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兰通山那些停止采矿的企业留下的坑道都给砸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