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企的死亡陷阱

天雄-何方 May 12, 2019 17:53

(Baonghean.vn)——在充分利用资源后,义安省的许多企业“忘记”了恢复土地的义务,从而设置了陷阱,每年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位于归合县周鸿乡和周清乡的兰通山最近发生了一系列致命事故。遇难者都是在企业留下的隧道和垃圾堆里寻找矿石的当地居民。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山如今已变得像蜂窝一样,遍布着绵延数十米的密集隧道网络。

远远望去,就能看到矿业公司在开采期结束或暂停后留下的无数隧道。为了采集仅存的少量矿石,人们常常沿着这些隧道深入地下。由于复垦程序不严格,矿区变成了致命的陷阱。

根据规定,土地复垦是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结束后单位和企业的强制性义务。《矿产法》、《环境保护法》、政府第68号令、财政、工业、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第126号通函也明确规定,从事矿业活动的单位和企业必须根据矿山的等级、面积和储量签订环境恢复基金,用于解决开采后的环境后果……

环境修复基金的数额相当于土地开发前补偿和恢复原状的费用。国家将保留土地开发企业的保证金。开发完成后,如果企业按照承诺将土地恢复到原状,则可以提取这笔资金。如果企业没有按照承诺恢复原状,国家将用这笔资金支付施工费用。土地恢复后,由自然资源和环境部等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负责验收。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很多隧道都没塌。我们那儿,他们只是用几袋土盖住入口,里面还完好无损。如果我们想进去挖矿石,只要轻轻地把土袋抬起来就行了。” 30岁的周鸿乡村民张文贤(Truong Van Hien)说道。他是三月中旬隧道坍塌事故中遇难的三名遇难者之一的丈夫。来到兰桐山,记者很容易就发现了商铺停业后留下的一系列坑道,在这些坑道之下,每天仍有数百名当地居民冒着危险采掘矿石,以此为生。与此同时,自然资源与环境部代表在接受《乂安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这座山上的采矿隧道已通过填埋的方式恢复。

不仅在被称为义安省矿产之都的归合县,几乎每个地方都存在类似的死亡陷阱。图中是祥阳县一条废弃的金矿隧道。
金矿中的隧道和坑洞不仅为当地居民设置了陷阱,也为进入该地区的牲畜设置了陷阱。

由于 Tuong Duong 县金矿等非法采矿企业的存在,土地复垦当然不是一项工作。

Len Chua采石场区域,其他矿业公司因超限开采而被暂停运营。该区域现已变成一个大型湖泊,湖床深厚,山体滑坡频发,对当地居民构成威胁。

据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归合县有20家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已经过期,但只有2家进行了土地复垦。在检查过程中,当地政府曾多次向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提出建议,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并要求企业进行土地复垦以确保安全,但许多企业对此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同时,据义安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介绍,目前该省有超过140个矿山已经到期或停止运营,需要按照规定履行关闭矿山和恢复环境的手续。


天雄-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