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房子,胡伯伯的“绝对机密”文件诞生的地方
胡伯伯在位79年,曾在许多地方生活和工作过,但居住时间最长的是主席府(从1954年12月19日至1969年9月2日)。
这15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吊脚楼里生活和工作(1958年5月19日至1969年8月17日)。
自1969年8月17日起,因身体状况不佳,医生建议他不要再上下吊脚楼,于是他搬到了1967年建造的房子里。
![]() |
67号楼,胡伯伯晚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摄影:范海 |
在这里,尽管医生们竭诚救治,他还是于1969年9月2日上午9点47分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选择一天中的最佳时间
为了准备这次离开,胡伯伯从1965年起,当他还住在高脚屋时,就选择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选择了那些年里他身体状况最好的时间,写下了遗嘱,他简单地称之为“文件”、“信”、“留下的几句话”。
![]() |
胡伯伯的吊脚楼总是吸引着大批游客。图片:范海 |
胡伯伯在文章开头明确地写上“值此胡伯伯七十五岁生日之际”,并在左边空白处加上了“绝对保密”的字样。
起草“绝密”文件时,胡伯伯就坐在藤椅上写字,或在吊脚楼二楼办公室的木桌上打字。
武奇先生(胡伯伯前私人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九点整,胡伯伯坐下来认真地写作。他想必思考了很久。高脚屋里的办公室很安静。微风轻柔,飘来花园里淡淡的花香……”
正是在那一刻,胡伯伯写下了留给后人的“绝密”文件中的第一行字。
那是1965年5月10日,胡伯伯第一天写遗嘱。同年5月的第二天,以及之后几年的5月中旬,胡伯伯都在棚屋办公室里写、修改、补充遗嘱。
![]() |
棚屋里的办公室。图片:Pham Hai |
1969年5月19日,胡伯伯审阅遗嘱:“上午9点整,胡伯伯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着遗嘱。窗外,太阳已高照。凤凰花丛早早开放,沐浴在阳光下,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湖面波光粼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阵凉风从窗外吹进来,吹得胡伯的银发飘扬。他坐在那里,舒服地靠在椅背上,悠闲自在,宽阔的额头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1969年5月20日,“他最后一次审查了这些文件,然后把它们放进信封里收起来。”
2004年5月8日,我们到友谊医院看望武祺先生,他虽然很疲惫,但仍然像亲眼目睹一样讲述着这件事。
吊脚楼里弥漫着时代的风。胡伯伯从容不迫地写下他一生奋斗牺牲的感悟、感悟和经验。这些东西是多么珍贵啊。
胡伯伯的遗嘱是他留给我们这一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高脚屋也因此成为胡伯伯生平共同传说中的一个传奇,并愈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历史文物
与胡伯伯历史遗嘱诞生相关的遗物还有吊脚楼二楼的办公室、胡伯伯经常工作和起草遗嘱的桌椅、胡伯伯存放“绝密”文件的书架。
![]() |
![]() |
![]() |
![]() |
![]() |
主席府内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包括胡伯伯生活和工作的吊脚楼。图片:范海 |
此外,还有胡伯伯用来打文件和遗嘱(1965年版)的打字机,胡伯伯用来书写、修改和补充遗嘱的钢笔,胡伯伯用来装“绝密”文件的信封......所有这些都是与吊脚楼一起存在的历史文物,在胡伯伯在主席府地区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里。
![]() |
1955年苏联政府赠送给胡志明主席的车辆(胜利号)。图片:范海 |
![]() |
1964年,一位法国侨胞捐赠的标致404轿车,曾服务于胡志明主席。图片来源:范海 |
它们已成为神圣的证据,见证胡伯伯的具体活动,见证他深邃的思想,这些思想经过深思熟虑和提炼,成为留给后代的文化遗产,不仅留给越南人民世世代代,也留给世界上热爱劳动、和平与正义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