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看似好习惯,实为胃的“杀手”
现在很多人都注重通过一些饮食习惯来呵护自己的胃部健康,然而很多看起来很好的习惯,其实却是会害死胃的“杀手”。
以下5个习惯可能会严重损害你的胃。
长期食用大量豆腐
很多人以为豆腐是养胃佳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它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胀,使身体出现恶心、呕吐、肠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长期大量食用豆腐,最终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早上喝一杯茶
人体胃液呈强酸性,pH值约为0.9~1.5。保持这种酸性可以有效减少胃内细菌感染,并具有杀菌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碱性物质,例如饮茶,就会中和胃酸,使胃液pH值升高,从而削弱胃的消化功能,增加细菌和致癌物质的数量。
长期吃粥
口腔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唾液淀粉酶,它帮助我们消化淀粉。然而,吃粥的时候,由于没有咀嚼动作,唾液淀粉酶的分泌减少,导致淀粉类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时间延长,同时粥里的水分比较多,进入胃里会稀释胃液,使胃的蠕动变得很慢。此外,对于有胃病的人来说,吃粥会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胃酸,容易引起反流,损伤食道。
少吃一顿饭,分成多餐。
对于健康人来说,少食多餐问题不大,但对于患有胃溃疡的人来说,“少食多餐”却是一个危险的问题。食物多次进入胃部,对胃部是一种刺激,不仅会引起胃肠蠕动增强,还会使胃部增加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因此,吃的餐数越多,胃酸分泌就越多,不利于愈合。
睡前喝牛奶
睡前喝牛奶并非人人皆宜的“健康食谱”。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会引起胃酸分泌,夜间空腹饮用会加重胃酸反流症状,对胃造成损害。胃不好的人不宜睡前喝牛奶。
正确的养胃方法:
- 每天按时吃三餐。
3餐要定时吃,不要等到真的饿了才吃。按时吃饭,锻炼肠胃,才能保持节奏,保护消化道。
- 不要吃得太快。
食物在嘴里咀嚼得越彻底,胃的负担就越小。吃饭时,尽量提醒自己先咀嚼几次再吞咽,慢慢就能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 少吃或不吃腌制或盐渍食物
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火腿、香肠和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腌制后用于烧烤的肉类,致癌风险更大。消化功能较差的人、老年人和儿童应尽量避免食用。
- 谨慎使用“养胃”药物
粥、养胃汤之类的菜品,都是很常见的食物,其功效不宜被夸大。而且,很多汤和粥其实都含有大量的油和盐,对健康不利,建议不要吃太多。
- 注意饮食卫生和餐具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正在增加。这种细菌生活在胃中,是许多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病因。感染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或使用了未严格消毒的餐具。因此,就餐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餐具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