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有爱的家庭中享受快乐
(宝贤)——鼠年将至,伴随着团圆的喜悦,许多政策家庭、功勋卓著的人士以及处境特别艰难的贫困家庭,在新居中住进坚固干净的新房,更添喜乐。
![]() |
| 前青年志愿者阮氏胜的感恩之家(位于安山县祥山乡4村)已正式移交。照片:Cong Kien |
主要任务是填平弹坑、清理道路、向战场运送武器和食物,以及将伤员送回后方接受治疗。1972年,唐女士在与队友运送食物时被炸弹碎片击中,被迫退伍。
在长山山脉经历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唐夫人带着伤痛和顽强的意志回到家乡,头部也受了伤。她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正常了。不久之后,她嫁给了同村的退伍军人阮文越先生。
![]() |
| 照片:前青年志愿者阮氏胜(Nguyen Thi Thang),居住于祥山乡(安山)4村,获赠新房时欣喜不已。摄影:Cong Kien |
两年前,越先生因悲伤去世,留下妻子独自住在一栋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房子里。这栋房子已经建了几十年,随时可能坍塌。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邻居们担心唐太太独自一人不安全,只好把她接到自己家避难。
![]() |
与唐女士分享喜悦的是,在海军司令部的帮助下,陈友春先生(1951年生)一家刚刚在清章省吉云乡2村获赠了一栋感恩之家。陈先生曾是海军突击队员,在1969年至1973年间在广治省的库越和东河地区作战,荣获三级军事功勋勋章和“勇敢士兵”称号,并是一名四级伤残退伍军人。
回归正常生活后,由于子女众多,这个家庭面临诸多困难。他的妻子经常生病,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进行治疗。他的健康状况也迅速恶化,伤口反复发作,无法继续务农,导致家庭经济长期捉襟见肘。
这栋老房子破败漏水多年,他们多次想过修缮,但始终囊中羞涩。宣先生和妻子总是提心吊胆,尤其是在雨天刮风的时候,漏水更是无处不在。
![]() |
宣先生激动地说:“2020年的春节一定会是最幸福的,因为全家人终于可以在宽敞舒适的房子里团聚了。我这把年纪,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拥有一套房子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梦想成真了,真是无比幸福。”
![]() |
| 在杜良县仁山乡8号村,退伍老兵阮梦灵(中)喜获由县退伍军人协会资助的新房。照片:Cong Kien |
这两位老兵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栋坚固的房子,让他们在晚年免受风吹日晒。为了帮助战友们渡过难关,区退伍军人协会向丁先生和钟先生各捐赠了3000万越南盾用于建房。这笔款项来自“粉红砖”基金,该基金由全区退伍军人共同积攒,用于帮助和支持处境尤为艰难的战友。
![]() |
| 2019年,奠州府奠和乡芳历村的曹氏娥女士获得资助,建造了一座大团结屋。照片:丛坚 |
我们可以提到周禄乡林村的肯文光先生,他和妻子年老体弱,无法工作,儿子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最近不幸发生意外,失去了一只手。由于经济困难,一家人住在破败不堪的房子里。一位好心人捐助了5000万越南盾,兄弟和亲戚们也提供了建材和劳力,帮助他们建造了一栋价值6500万越南盾的新房。
在泰和镇,武玉迪先生一家住在光田坊多高街区,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大女儿患有脑瘫,夫妻俩收入不稳定。他们家最近从镇青年团获得了4000万越南盾的拨款,用于建造一座“爱心之家”,现在这座房子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 |
| 《哈姆雷特5》中,陈山公社(杜良)的黎氏珊夫人拥有一个坚实的“爱的庇护所”时的喜悦。照片:丛建 |
随后,居住在谭基乡谭山村的陈氏莲女士,身患先天残疾,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刚刚获得了省县妇女联合会支持的“爱心暖屋”。从此,她和女儿摆脱了居住在狭小潮湿房屋中的困境,以前每逢暴雨,花园里的水就会溢出,造成洪水泛滥……
2019年,全省动员起来,支持扶贫基金,以超过900亿越南盾的革命性捐款,帮助贫困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并新建和修缮了1000多栋“大团结房”。这意味着,在迎接新年之际,超过1000个家庭喜获新居,享受到了幸福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