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珠——一位英雄

阮氏黎淑 November 13, 2020 14:15

(Baonghean.vn)——2020年11月14日,即越南庆禧年9月29日,是爱国学者潘佩珠逝世80周年。值此之际,文化体育部与义安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举行纪念潘佩珠逝世80周年仪式,并为安放在南丹县潘佩珠纪念区的潘佩珠铜像揭幕。

来自 NGHE 的一位杰出爱国者

潘佩珠于 1867 年 12 月 26 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南丹县同列乡沙南村,这片土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以“灵山秀水”而闻名。

潘先生出生于越南沦陷于法国殖民者统治的时代,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将民族从奴役和苦难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愿望。为了找到拯救国家的道路,在近30年的活动中,潘先生的足迹遍布无数地方:从越南的北部到南部,再到中国、日本、泰国……

潘佩珠纪念馆内展出的文物。照片:Thanh Cuong

潘佩珠秉持着暴力救国的政策,成立了维新会和越南光福会,集结力量,用革命武器武装起来,并向外援求援。而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依然是秉持着“同一大陆、同一种族、同一文化”精神的同盟运动,潘佩珠得到了众多日本政要的全力支持,尤其是浅叶佐木太郎医生的全心全意和无私帮助。

正因如此,从1905年到1908年,有超过200名越南学生在日本留学。在越南民族历史上,一位爱国的儒家学者首次对民族解放事业提出了最进步、最创新的观点。这就是民族解放,是为了人民驱逐封建殖民主义,为了人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任何政权或任何国王。1905年至1908年是潘先生在日本最成功的时期。潘先生在国外的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国内的革命运动,激励和唤醒了数百万爱国人士挺身而出,与敌人作战。

以赴日为救国之路,是当时儒家思想的永恒之作。虽然同教运动未能成功,但它为20世纪初我国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它为培养一批愿意接受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做出了贡献,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越南革命的关键人物。特别是,这是越南与日本在文化教育领域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和里程碑,至今,同教运动在国家发展事业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在履行救国使命的征程中,潘佩珠从一个名叫贾山的义安青年,迅速成为20世纪初越南爱国文人墨客中最杰出的代表。在潘佩珠的伟大人格中,政治与文化两个方面紧密结合。

南丹纪念区潘佩珠纪念馆。图片来源:Thanh Cuong

在成为维新运动和越南光复会领袖之前,潘文山以其精通汉学的才能闻名全国,是当时著名的“织锦工匠”之一。成为革命家后,潘文山的政治人格与文化人格实现了同步发展。从1925年到顺化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晚年,潘文山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抗敌斗争,但他用他那能将闪电转化为雷霆的笔触,继续着自己的事业。

在“鱼在碗里,鸟在笼里”的场景中,有一代人被潘先生的话深深感动,正如武元甲大将所评论的那样:“他是一位爱国者,一位伟大的文化人物。我们每个男女学生,听到胡伯伯的号召,心里都像火炬一样燃烧起来,觉得无论我们多么无私,多么无私奉献,我们都可以做任何事。这就是潘佩珠叔叔的号召和激励。

Người mẹ được cụ Phan gọi là Quốc mẫu và chuyện chiếc khăn tay tiễn con xuất dương

潘先生口中的“国民母亲”和送儿子出国的手帕的故事

(Baonghean.vn)——一位出身卑微、知识和礼仪都远低于封建礼教的女子,却才华横溢、精神矍铄、爱国热情高涨,克服重重困难三次前往暹罗,为起义军采购武器。她就是陈氏镇夫人——潘佩珠敬仰的国母,被她称为“小忠”,是芳林地区的一位女英雄。

在潘佩珠心中,青年阶层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核心。爱国者潘佩珠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心中仍然充满着对同胞和同志们的无限爱与希望。直到1940年10月29日(景辛年9月29日),在边五坡的茅草屋里,潘先生临终前,仍然留下一句话:“祝愿子孙后代幸福!

潘佩珠已逝,但越南民族、越南人民和世界人民永远缅怀一位伟人。尽管潘佩珠“失败了一百次”,但今天,每当我们谈到我党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取得的成就时,我们仍然不忘提及他和其他爱国前辈的贡献。

潘佩珠纪念地已成为众多游客来南丹必去的景点。图片:Thanh Cuong

有意义的项目

为纪念潘佩珠的贡献,南丹县的潘佩珠纪念地已在两处保存完好:一处是他父亲的家乡丹年村(现春化乡第二村),一处是他母亲的家乡沙南村(现南丹镇潘佩珠村)。1993年,潘先生家的茅草屋从父亲的家乡迁至母亲的家乡。此后,该遗址经过多次修复和扩建。

占地面积超过 5,000 平方米2目前,南丹镇潘佩珠纪念地已建成纪念馆、纪念馆(两座茅草房)、展览馆、潘氏铜像等。其中,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于2017年12月12日颁发了第6009/QD.UBND-VX号决定,批准“南丹县南丹镇潘佩珠纪念地修复与修缮工程”下爱国学者潘佩珠铜像构图大纲及草图。

Tượng cụ Phan được đặt vị trí trung tâm của Khu Lưu niệm. Ảnh: Thành Cường
潘基文的雕像位于纪念区的中心。图片:Thanh Cuong

在此基础上,义安省古迹管理委员会已采取必要措施,开展雕像的制作工作。经过多次会议和艺术委员会的意见征询后,为使塑像能顺利完成,不辜负爱国英雄潘佩珠和该省革命运动的伟大贡献,塑像已按1:1的比例平放。为此,已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全体人民以及全国各地热爱潘先生的同胞的意见。

经过一系列的实施过程,该雕像现已完工。作品总高5.4米,其中铜像高3.2米,基座为混凝土,外覆清化青石,高2.2米。雕像塑造了一位具有永恒思想的爱国学者形象,是典型的革命知识分子,是越南人民的伟大文化人物。雕像的亮点在于面部,既展现了儒家学者的优雅风范,高而宽的额头,长长的胡须象征着智慧和深邃,又展现了坚毅的面容,锐利的目光,闪耀着学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气节。右手捧书,是儒家学者的象征;左手放松,紧握的拳头表示出出去寻找救国之路的决心。服饰轻柔飘逸,既有儒家文人的风度,又饱含着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立志解救民族的爱国精神。

潘佩珠铜像高3.2米,由青铜铸造。图片:Thanh Cuong

在这片神圣之地,矗立一座雄伟的纪念碑,部分资金来自国家预算,部分来自潘佩珠英才中学历代学生、其后代以及热爱他的人们的慷慨捐赠。这座纪念碑在爱国学者潘佩珠逝世80周年之际落成,旨在颂扬和纪念他为祖国和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做出贡献。

阮氏黎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