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从战争中归来的士兵的心
(Baonghean)——将青春献给战斗、保卫祖国事业的战士们,回归平凡生活后,依然不忘战友情谊,愿意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帮助那些处境艰难的人们。老战士们的心灵,更加彰显了胡伯伯部队的品质。
为队友感到沉重
南丹县忠福强乡的Tu Viet Thu先生(生于1948年)已年过七旬,近年来战争的恶果几乎耗尽了他的体力。“身体残疾程度达到81%,能回到家人身边,活到今天,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有多少战友躺在森林边上,悬崖边上……”——Thu先生悲伤地说道。说到队友这时,老兵的眼眶里突然盈满了泪水,苍老的眼睛里仿佛充满了泪水。
![]() |
尽管频繁受伤,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南丹县忠福强乡的Tu Viet Thu先生还是两次奔赴战场,寻找战友。图片:Cong Kien |
20岁时,Thu先生和他的战友们跨越了北纬17度线,前往广大前线与美军作战。战争愈演愈烈,这位年轻的士兵每天都要目睹战友们的牺牲,很多时候,他不得不亲手埋葬阵亡者。回归正常生活后,这位士兵依然无法忘记那些躺在林墙和溪流上的战友们。
他想做点什么让自己内心平静,对得起战友们的牺牲。怀着这个愿望,四先生从南强前往南忠乡(现已并入忠福强),探望阮文芳的父母。阮文芳是他的朋友,两人同一天入伍,同属一个部队。牺牲并亲手埋葬以提供信息。
但直到几十年后,烈士Phuong和Thu先生的家人才得以前往广南省前福县福兰乡寻找墓地。这是一次艰难而艰辛的旅程,他们开车、骑摩托车,甚至步行。经过近一天的搜寻,动员各种关系,并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墓地。
![]() |
荣市忠都坊的阮达战先生曾多次前往广治战场寻找战友的坟墓。摄影:孔建 |
旅行结束后寻找烈士墓阮文芳和嗣越秋先生又两次前往广达老前线,沿着秋盆河寻找战友的坟墓。在这两次行程中,嗣越秋先生找到了两位40多年前牺牲的战友和同胞的坟墓。那就是阮文禄烈士(荣市兴平坊),并帮助他的家人将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
至于来自义丹县的烈士黄文朗,阿都先生至今仍未找到他的亲人。几年前,阿都先生曾多次前往富贵县的红土地区寻找,但始终杳无音信。因此,他至今仍感到忧心忡忡,因为寻亲工作至今未完成。
![]() |
演州公社老兵阮春锦在他的战友祭坛前。照片:丛健 |
和阮春甘先生一样,1951年出生的阮春甘先生也曾两次深入广治省深山老林中的旧战场,寻找战友和队友的墓地。第一次是阮春甘先生的同学武文松烈士(1970年牺牲),他和阮春甘先生来自同一个家乡——武文松,同一天入伍,同属一个连队。武文松烈士被炸弹碎片炸死后,阮春甘先生也亲自下葬。第二次是黎文茂烈士的墓地,他比阮春甘先生大几岁,来自同一个乡,后来被送回了家乡,与亲人团聚。
![]() |
义安省退伍军人在广治省立公墓为战友们上香。图片来源:陈维恩 |
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为了战友的忠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比如慈越秋先生、阮春锦先生……
建设祖国的先锋
近年来,义安省大力推动这一运动。新农村建设文明的城区,祖国的面貌确实焕然一新,不断改善。这是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努力的结果,其中退伍军人始终是先锋模范,发挥了表率作用,特别是捐地修路运动。从城市到平原或山区,许多退伍军人愿意拆除并迁移花园深处的篱笆,捐出土地和树木来修路。
![]() |
吉文乡(Thanh Chuong)第12村老兵陈文法(右三)自愿捐献土地,拆除坚固的围栏,开辟了一条乡村公路。摄影:孔建 |
荣市义安乡金义村梁公政先生自发捐献近2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价值约6亿越南盾),用于修建一条道路。梁先生的家人也捐赠了500万越南盾,并动员亲朋好友捐赠了7500万越南盾,用于在该村修建一座文化馆。效仿梁先生的做法,金义村的村民们也纷纷自发捐献土地,用于修建一条标准道路。
“作为一名经历过抗美战争的士兵,我目睹了无数的牺牲和损失,才换来了和平的生活,我今天的贡献真的微不足道。我始终牢记,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展现自己的品质。”胡伯伯的士兵“—— Chinh先生分享道。
![]() |
吉文乡(Thanh Chuong)第12村老兵陈友禄(左二)自愿捐献土地,拆除坚固的围栏,开辟乡村公路。摄影:孔建 |
同样是退伍军人,当公社拓宽她家门前的道路时,大同公社(Thanh Chuong)的阮氏柳女士动员她的家人和亲戚搬迁。教会他们向公社捐献土地来修建道路。
起初,并非所有人都轻易同意,因为搬迁家庭教堂并非易事,既涉及经济问题,也涉及精神层面的问题。但刘女士凭借毅力和智慧,最终说服亲戚们同意搬迁,以便道路能够尽快完工,为公社建设符合新农村标准做出贡献。
![]() |
顺山乡顺富村(Do Luong)老兵阮世祺(左)为当地村庄文化屋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摄影:孔建 |
还有许多军人返乡后,捐献家产、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的事例。例如,同文乡(新岐)高进勇先生捐献了1500平方米土地,灵山乡(安山)陈文和先生捐献了756平方米,芒诺乡(桂峰)魏文清先生捐献了500平方米,琼莲乡(黄梅镇)阮友实先生捐献了612平方米……得益于此,乡村道路得以拓宽,并铺设成直线,既方便通行,又保证了美观。
“当士兵们完成使命回归社会时,许多人怀着深切的同情和感激之情回到故地,去寻找战友的坟墓。许多人还是各项运动的先锋,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先锋。2020年,全省退伍军人共承担项目364个(总价值超过110亿越南盾),参与工作日5.5万个,捐赠土地面积超过11.4万平方米,捐赠文物价值62.5亿越南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