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圣殿——义安省最古老的文庙

智强 January 7, 2021 12:29

(Baonghean.vn)- 圣院(位于 Dien Chau 县 Minh Chau 乡 Van Tap 村)是为了祭拜圣人和老师而建造的,旨在鼓励学习和参加考试,并提醒人们尊重老师和保持良好风俗习惯的传统。

义安省文化深度义安省,人才辈出,精神力量充沛,人才辈出,因此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儒家圣地。儒家思想已深深扎根于义安人民的潜意识中,从观念到行为,义安人民视圣贤为金科玉律,儒家传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源源不断地流传,在义安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的儒家遗产,即蕴含着儒家人生哲学思想的思想文化、情感文化、风俗习惯文化、著作文化、文物文化、建筑文化等,其中万塔祠是至今仍保存下来的最典型、最古老的建筑。

Dien Ngoc 和 Dien Thanh 公社(Dien Chau)从上面看。照片:阮萨赫

创始人与人才荣誉

演州县明州乡万塔村是义安省举人辈出的科举圣地。村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通过科举考试,为祖国争光。永盛十三年(1717年),阮天术先生考中孝生科举,成为万塔村的开山鼻祖。他为人重德通晓地理,择地置业,号召百姓捐资兴建村庙,供奉圣贤,鼓励读书应试,并以此传承尊师重教、秉持优良传统。碑上记载了此事:“我们协会的文学研究所由来已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黎朝永盛年间(1705-1719,黎铎宗),阮天术先生开设了文学部,所以就选了这块地来创办文学研究所。”这是该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文献。

自圣堂建成以来,万塔村已有14人通过Sinh Do(学士),4人通过Huong Cong(学士),2人通过Tam Truong(副)......其中,最典型的是:Tam Truong Nguyen Trung Thu,Giam Sinh Nguyen Trong Muu,Huong Cong Nguyen Trung Mau,Huong Cong Nguyen Trung Mau,Nguyen Trung Tinh学士......

万塔圣殿建在一片平坦的高地上,面朝东南,周围是密集的居民区,背后是自西向东流淌的邦河。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纪念碑和地标海威山、武氏宗祠、阮籍宗祠、一庙、文黎庵、觉天坛、大功伦庙、斗庙、忠方祠、古岩寺等,营造出既质朴宁静又充满灵性和信仰的乡村景象。

把村里的尖子生等有成就的人都供奉到圣堂,并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是颂扬“人才是民族的元气”,值得社会尊敬和敬佩,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榜样,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精神。

Nhà thánh Vân Tập. Ảnh: Trí Cường
范塔普圣殿。照片:Tri Cuong

保存历史价值的地方

圣殿的建筑结构呈“一”字形,采用“上教阮哈格”(thuong giao nguyen ha ke)桁架结构,这种结构在中世纪越南较为常见。这种结构继承并发展了前几个世纪的结构,既确保了经久耐用的坚固性,又营造了宽敞通透的空间。它已成为古老万塔村文化精髓的汇聚地。过去,这里是传统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是作家、学者和文人的聚会场所,是讲学、文学评论的场所,也是举行毕业祈祷仪式的场所。这里的文化活动规则和形式曾是文人和学生热衷的话题。

上述活动主要与“参议会”有关。这是一个由研习圣贤教诲的人士组成的协会,他们是当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村里的仪式也由该协会负责。参议会的成员深受村民尊敬。因此,成为参议会的成员是一项莫大的荣誉。如果您是军官但不识字,则不得加入该协会。与其他行会和协会不同,万塔村的参议会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惯例,并且定期举办活动。

除了按年龄和爵位分官之外,咨议院还有一项特殊惯例,即以科举考试成绩来分官。这意味着,无论年龄或爵位高低,成绩高的人都能坐在上面。

尤其是万塔村的万图协会,拥有自己的校地。校地一部分由村里提供,一部分由协会购买,一部分则由好心人捐赠……此外,这些校地还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以及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以鼓励万塔村孩子们接受教育。

Văn bia
碑文“范塔范志碑”。照片:Tri Cuong

万塔庙里还保存着许多记录村里宗教活动的石碑,这些都算是村里最珍贵的文物。其中四面石碑立于嗣德十六年(1863年)归会春,由谭和阮德达撰文,蒲邦阮忠静撰文,艺人阮友行雕刻。石碑四角雕有浮雕棱纹,形成边框,上面雕刻着花纹、藤蔓、星号、几何图案和老虎等。石碑四面都刻有汉字,刻画细腻锐利。正面记录了石碑的制作过程,背面记录了历代科举考生的姓名;反面:历代科举人,正面记述历代科举人、香公进士,反面记述历代嗣德进士。此外,还有嗣德三十一年,牟丹年(1878年)三月十五日用青石制成的双面石碑,由宰相阮忠静撰文,高树如拟稿,阮忠俊书写,阮文君雕刻。正面记述了典礼,反面记述了土地和将土地捐献给圣屋的人们。历经数百年,这些遗物仍然基本保留着原貌,证明我们祖辈对保护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产的意识一直受到重视和爱护。

范塔普圣殿也是此次活动的举办地。祭祀仪式定期举行。然而,这里的祭祀并非像寺庙和神社那样,带有神秘色彩,依靠神力引领人们进入精神世界,而是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因此,在芽清文塔,人们不祈求财富或福气,只祈求学问。秉承“先学礼,后学文”的理念,人们首先祈求圣贤教诲,使人们修身养性,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中世纪时期,随着首都和各省城市文庙的兴建,文学和写作体系逐渐传播到乡村。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自下而上、系统规范的教育体系。万塔寺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尽管时代变迁,但如今的万塔寺依然是教育的象征,在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热爱自然,从而促进人格的形成,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