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市实施社交隔离期间,无家可归者生活岌岌可危

怀秋 July 2, 2021 10:11

(Baonghean.vn)——为预防新冠疫情,荣市实施社交隔离措施已有一个多月了,无家可归者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有时挨饿,有时饱食。他们在空荡荡的街道和市场上徘徊,靠救济餐维持生计。

“如果有人给你食物,如果没有人给你食物,你就会挨饿。”

“每次我带饭给孩子们吃,无家可归的人“除了感谢的话语,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他们那憔悴、脏兮兮的脸庞,还有他们嘟囔着的话语——有人给,就有饭吃,没人给,就饿肚子。”黎茅坊经常做义卖饭的邓氏琉女士说道,并举了两年来一直靠义卖饭生活的陈日明先生的可怜处境为例。

荣市的无家可归者。图片来源:Hoai Thu

明先生来自河静省,今年83岁,在荣市流浪了近30年。一场意外后,明先生失去了所有亲人,变卖了所有房屋和财产来赔偿他人,沦为流浪汉。明先生从河静省来到荣市,靠雇佣磨刀为生。白天,他骑着自行车去荣市的市场,晚上则待在北门市场关门的摊位前。

如今,明先生年老体弱,几乎没有劳动能力,而且一直处于疾病之中。两年来,明先生一直靠邓氏琉女士的志愿者小组提供的慈善餐生活。后来,在Xe Khong Dong小组在社交网络上的呼吁下,陈一明先生得到了一位旅德越南侨胞的资助,每月80万越南盾,让他在兴平坊金东街租了一间小房间,让他有地方住,躲避风雨。至于食物,志愿者小组每天都会打电话通知,免费提供。目前,一方面因为明先生年老体弱,另一方面因为租住的地方处于封锁状态,志愿者小组每天都会给他送来食物,让他有东西吃,否则就只能饿肚子。

义工团探访陈日明先生。(摄于2019年3月)

据 Dang Thi Luu 女士统计,荣市目前有大约 15 人无家可归,漫无目的地徘徊在小巷和一些街道上,例如 Doc Thiet、Ho Tung Mau、Minh Khai、Tran Phu... 其中有 10 个人没有亲人,没有家,几十年来一直在荣市四处漂泊谋生,例如黄氏清女士、阮文香先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当地人来到荣市寻找工作,希望挣钱养家糊口,但却“被困”无法返回家园。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农村地区。由于荣市实施社交隔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家,没有亲人,只能四处流浪,靠社区的救济餐生活。

善良的心

过去两年,邓氏琉和她在勒茂坊做小生意的丈夫每天下午都会做慈善餐,分发给荣市的无家可归者。“大约有10个无家可归的人,其余的是自由职业者和穷人。我每天下午都会做大约15顿饭,分发给他们。” 琉女士说。

邓氏琉女士烹制慈善米饭,分发给荣市的无家可归者。图片由角色提供

荣市的搬运工 Phan Hung Son 先生热衷于志愿服务,希望帮助穷人孙先生成立了志愿者团体Xe khong dong,之后又创办了2000 Dong餐厅,以每餐2000 Dong的价格向贫困病人出售餐食。他与邓氏琉女士一起,满怀热情地通过社交网络呼吁社区支持无家可归者,让他们每天有饭吃。“我们用捐助者的钱买食物做饭,买衣服、毯子……送给无家可归者。当没有人支持时,我们就用自己的钱。”煮米饭“给他们”——孙正义说道。

一年到头,善良的志愿者们帮助贫困人口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存。“即使在春节前夕的晚上,我们仍然会给无家可归的人送去食物。如果没有慈善机构的食物,他们就会挨饿。有些人从早到晚都饿着肚子,我们送来食物时,他们却因为太饿而要求两份。幸运的是,仍然有一些好心人关心无家可归的人,有的捐款,有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潘兴山先生分享道。

潘兴山先生(左)向居住在荣市明开街尽头花园区的无家可归者免费发放大米。图片由卡通人物提供

就在我们准备撰写本文的过程中,6月29日早上,我们接到了长氏坊两位年轻朋友Bin和Bem的家人打来的电话,他们表示愿意为无家可归者捐赠100万越南盾。这是两位朋友每天早餐和辛勤学习攒下的钱。我们立即把钱转给了邓氏琉女士。琉女士高兴地说,有了这笔钱,十几位无家可归者可以吃得好,安心生活大约5天。由于疫情影响,食品价格也比平时上涨,琉女士和她丈夫的志愿者小组每天要做15顿饭,每顿饭大约花费2.5-3万越南盾……

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