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梅开发
(Baonghean) - 从一个被认为“偏远”、生活极其艰苦的地方,Nhon Mai 公社(Tuong Duong)的社会经济状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和改善。
“封锁”时期
我与仁迈有着深厚的感情——仁迈是该省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襄阳区位于南农河上游,又称“边境地区”。2008年初,我有机会跟随一位老师朋友来到仁迈。当时,班韦水电站还没有截流,所以我得以乘坐摩托艇穿越南农河上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瀑布。
我坐船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又步行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朋友任教的仁迈中学。天气正值换季,我刚到学校,乌云密布,旋风和冰雹倾盆而下,屋顶的瓦片四处飞扬……清晨,我趁机在仁迈村(公社的中心村)周围散步,欣赏着沿着溪边蜿蜒的陡峭道路,以及在清晨薄雾中依稀可见的简陋吊脚楼。
![]() |
从Huoi Co村望去,16号国道穿过Nhon Mai乡(Tuong Duong)。图片由Huoi Co提供 |
更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人们认为这些崎岖的山脉将永远把这里的人们困在贫困、落后和自给自足的环境中。因为当时的仁迈处于“四不”状态(包括:路、没有电、没有市场、没有电话信号)。
回到中学,我惊讶地看到校园里破旧的小屋,从小屋里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位老师猜到了客人们的担忧,解释说:“这里除了学校附近的几个村庄外,其他地方离学校至少要走半天的路。学校没有学生宿舍,所以开学时,家长们不得不为孩子们搭建帐篷,让他们留宿学习。每个帐篷里大约住着5到7个孩子,通常是兄弟姐妹或亲戚。孩子们的伙食和生活费用都由他们自己承担。”
![]() |
得益于公路和电网的通车,边境乡仁梅(Tuong Duong)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片:丁俊 |
那时,看着脏兮兮的孩子们,匆匆吃着一碗沾满白盐的米饭,再去上课,我不禁感到心酸和同情。那次之后,我写了一篇报告文学《高原写作的艰辛》。
也是在那个场合,我见到了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卡阳进先生。他担任公社重要官员30多年,从主席到党委书记,再到党委书记,因为当时很难找到一位“老将”的替代者。进先生说,仁梅当时,全国近90%的人口是公务员、官员和教师,其中很多人虽然生活困难,但仍提出申请脱贫。
![]() |
Nhon Mai 公社(Tuong Duong)Huoi Co 村的一角。照片:Dinh Tuan |
生活几乎依然自给自足,耕种仅够糊口;饲养水牛和奶牛用于拉车;饲养猪和鸡则仅供春节或丧葬祭祀时食用。距离县中心约150公里的地方没有公路,所以即使他们生产了大量稻米,饲养了大量牲畜和家禽,也不知道该卖给谁。崎岖的地形、山区边境森林以及各种物资短缺,使得仁迈人的生活始终“受限”。
“政府正准备投资修建一条贯穿仁梅等边境乡镇的主要公路。我相信,有了这条路,人们的生活将会改变。” 卡阳进先生透露道。说完,他走进办公室,打开一个柜子,拿出一张道路建设图给我看。说实话,当时我心想,就算有路,也得等很久,甚至几十年。
当高速公路开放时
后来,我又多次前往仁迈,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去感受这片偏远边境地区的变化。最近,我有机会再次回到仁迈,参观了许多地方,并清楚地看到了那里的改善和变化。16号公路连接 Ky Son - Tuong Duong - Que Phong 县和 Nhon Mai 县的公路于 6-7 年前建成,使出行更加轻松便捷,并开通了前往荣市的巴士路线。
![]() |
Nhon Mai 公社(Tuong Duong)Huoi Co 村的蒙族孩子们的欢乐。照片:Dinh Tuan |
电网也已通到16号公路沿线的村庄,为这片广袤的森林带来了光明。有了路,有了电,人们竞相在路边建造房屋,开设店铺,生活更加生机勃勃。尤其是寄宿中学,如今已建得宽敞明亮,学生宿舍分门别类,食宿场所也干净整洁。想必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过去学生们的简易棚屋。
此次,我们跟随县、公社工作组来到了公路附近的Huoi Co村。越南-老挝边境这里有50多户苗族家庭。之前,我也去过Huoi Co村,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从Xoi Voi村出发,一路走走停停,足足走了4个小时。现在这条路刚铺好水泥,不仅摩托车,连汽车都能上去,大约20分钟就能到村子。
萨木瓦屋顶依然保留着青苔的痕迹,古老的桃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每一位会错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笑容。村长瓦夸多兴奋地说:“现在路通了,从水牛、奶牛、猪、鸡到桃子、李子,都是商品,人们都来村里买。有些家庭养了几十头水牛和奶牛,他们的资产价值可达数十亿。我们也提醒大家要保留自己的特色,以便将来可以发展社区旅游。”
![]()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仁梅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摄影:孔建 |
返回公社中心的路上,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卢玉静说,不仅会姑村,像会满村、帕木村、披奥村、平良村等偏远村庄也都获得了国家投资修建道路。过去,人们主要靠步行出行,但现在摩托车可以轻松通行,方便了货物流通,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贫困率已降至42.54%,许多家庭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甚至通过发展畜牧业(例如Tham Tham村的Va Tong Su和Va Ba Ka),收入达数亿越南盾。目前,该乡牲畜总数约为6500头,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蒙、 克木语和仁迈的泰语。
目前,水稻和刀耕火种的种植面积仍在维持,以确保粮食需求。交通更加便利,政策将推动畜禽养殖作为主食发展,逐步实现脱贫致富。李子、桃子等本土产品的种植面积也将扩大,以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多元化,帮助民众提高生活水平。
这次重返仁迈,我特意去拜访了退休多年的田先生(Kha Duong Tien)的家。田先生身体依然健康,还能认出老朋友。握手之后,这位前公社主席立即问道:“您觉得现在的仁迈生活怎么样?” 当然,答案是“真的变了”。那天晚上,我们在会喜河(Huoi Hy River)边喝完了那瓶发酵米酒,听着关于仁迈的趣事。
![]() |
省民族委员会和祥阳县领导走访仁梅乡会谷村村民。摄影:孔建 |
共同完成任务工作组离开仁迈,从祥阳县回来后,听到并亲眼目睹这个偏远边境乡镇的变化和繁荣,我激动不已。或许,与其他地方相比,仁迈今天的成绩还算不上突出,但与大约10年前相比,这在广袤的边境地区确实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