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企业若干重大政策措施的决议草案的评论
(Baonghean.vn)——计划投资部刚刚起草了关于支持企业积极适应、快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政策和解决方案的决议,直至2025年。目前,计划投资部正在继续收集各部委、行业、地方、中小企业协会和相关单位的意见,以完成草案并提交政府批准。
义安省的企业怎么说?
决议草案体现了党和国家关于鼓励企业发展的主张、政策和方案的一致性,保障人民和企业的经营自由;为企业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将为企业化解障碍和困难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消除瓶颈,调动和释放社会资源用于投资发展。特别是,确保各类企业和经济成分在获取资源和政策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然而,企业界认为,草案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具体目标,都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因此,草案需要瞄准支持企业适应、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目标,以实现党的十三大决议确定的国家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拥有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家,超过中低收入水平;到2030年,我国将建成拥有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家,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到2045年,我国将建成高收入发达国家。在具体目标方面,草案应研究、完善和补充,制定与2025年、2030年和2045年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指标体系。
![]() |
中小企业期待新冠疫情过后获得多项扶持政策,恢复生产。图:位于宜禄县都朗工业园区的鸿山生产贸易有限公司正在生产出口勺子。摄影:秋县 |
草案提出了8项需要立即和长期实施的任务和措施,重点包括尽快消除现有的、尚未彻底解决的法律障碍和障碍;继续支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获得优惠资金来源和国家支持资源的机会等。
据义安省众多企业反映,获得第31/2022/ND-CP号法令草案规定的2%优惠利率贷款十分困难。对此,一忠英贸易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辉忠先生表示:“2020年持续至2021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严重影响,企业几乎全部停业。目前,在逐步恢复‘新常态’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由于原材料和燃料投入成本高昂而面临巨大压力。企业、合作社和个体户能够获得国家预算提供的2%利率贷款支持,是他们翘首以盼的。”。草案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并明确这项政策,以便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能够更容易地享受到这项政策。”
草案第5.a点要求各部委、地方“定期组织各部委、地方政府与企业对话,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评估企业建议落实情况”。这是2016年关于2020年之前扶持和发展企业的35/NQ-CP号决议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实上,包括乂安省在内的许多部委、地方都已较好地落实了这项任务。为了有效扎实开展企业对话活动,必须有占乂安省企业总数98%的微型和小型中型企业的参与。
对此,义安省中小企业协会主席黄越阳先生表示,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定期进行对话非常必要。通过对话,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并及时找到解决方案。近期,受新冠疫情影响,义安省政府与当地企业界的对话较以往有所放缓。
未来一段时间,各省协会应坐在一起商定一些必要的内容,以便与政府进行更紧密、更具体的协调,以最高频率和最有效的对话。
关于观点、方向、任务和解决方案,草案已经相当具体。然而,一些企业、越南工商会(VCCI)和商业协会的意见认为,草案应该更加具体,明确私营企业相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比例和作用,因为国内企业是地方乃至国家发展的长期、可持续的驱动力。
指定业务支持
草案设定了“达到150万户企业”的目标,但并未明确这些企业是“注册”还是“运营”。确定运营企业的数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健康状况”、投资和营商环境的优劣,并促进和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制为企业,因为目前我国这股力量非常庞大,拥有超过500万户个体工商户,颇受企业欢迎。
![]() |
位于演州县的Trong Phuc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图片来源:Thu Huyen |
原中央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阮廷宫博士指出,2021年,义安省经营企业约1.2万家,约占全国经营企业总数的1.4%;平均每千人仅有3.5家企业,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义安省企业整体,尤其是各行各业在各方面仍然十分薄弱。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缺乏内部动力和外部因素来支持和推动义安省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发展。
在推动利用自贸协定激励措施方面,草案需明确支持企业利用关税优惠政策,因为从企业角度来看,这是自贸协定最容易实现的惠益方面。此外,还需为中小企业更便捷地获得贷款创造条件,并彻底解决投资、土地、建设、自然资源和环境等领域法律文件规定存在的不足、交叉和冲突。
义安农业物资股份公司总经理张文贤先生表示:“我们有一个瓶装水生产项目,但已经两年多了,仍然存在衔接问题。从省领导到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乡镇,大家都非常支持,但主要问题在于各部委、各分支机构的文件、通知和规章制度。”
可以说,当前政府就整个任期内企业发展问题单独颁布决议,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发展事业,特别是私营企业领域的特别重视。然而,为了促进企业发展,除了改善营商环境,为国内外投资者在越南和地方投资创造条件外,政府还需彻底解决与企业相关领域法律文件中存在的缺陷、矛盾、重复和不合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