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人与1972年圣诞节的回忆

文安 December 22, 2022 07:11

圣诞节将至,首都的街道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在这份喜悦中,河内人不会忘记1972年那个历史性的圣诞节——一个悲伤却又自豪的节日,纪念“空中奠边府”的胜利。

1972年12月25日,对河内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平静的日子。美帝国主义宣布停止轰炸,庆祝圣诞节。在与B52堡垒进行了七天的激烈战斗后,河内难得迎来了一段默哀时间,人们得以重返日常工作。人们排起了长队,为家人购买干粮、冬衣和生活必需品。

但仅仅36个小时后,圣诞节的第二天(12月26日夜),美军就继续向河内投掷B52炸弹。全城停电,警报声不断响起。所有人都跑向避难所。民兵自卫队做好了战斗准备……当时在甘田街道担任民兵自卫队的陈光峰先生回忆道:12月26日夜,敌人疯狂地向河内投掷炸弹。警报声响起,人们纷纷躲进避难所。街道两旁,许多房屋倒塌,人行道上堆满了棺材。一瞬间,连环炸弹夺走了287名无辜民众的生命,178名儿童顿时成了孤儿。

在美国轰炸之后,坎蒂恩社区遭到严重破坏。

阮文球先生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段痛苦的日子。

12月18日晚,敌人袭击了安园火车站;21日晚,他们袭击了杭谷火车站;22日,他们袭击了白梅医院。12月25日晚11点45分左右,警报响了。警报响起,我奉命前往杭博街75号,那里有两家报纸印刷厂。我到达那里时,看到周围枪声四起,灯光明亮。报纸印好后,我请求回家看看情况。我来到巷子里,发现整个区域都被地毯式轰炸了,41人丧生,包括邻居和熟人。我的妻子和二侄子都死了。我哥哥家失去了一个女婿和一个儿媳。我的弟弟也死了。这样,家里就失去了6个人。我去找我的妻子,但她只剩下上半身了。尸体还在。我儿子只剩下一条腿。我认出他是因为他以前烧伤留下了疤痕。我弟弟不见了。当时,我只是把东西捡起来,放进一个尼龙袋里,”Cau先生悲伤地说。

1972年12月的轰炸中,阮文求先生失去了5名亲人。

轰炸过后,坎天街满目疮痍。整整六个街区被夷为平地,近两千栋房屋被毁,炸弹和子弹夺走了数百条生命,伤亡惨重。坎天三泉巷阮氏茅女士的子女也在其中。得知美国在圣诞节停止轰炸后,她的儿媳和长子趁着从怀德县莱舍回来的机会,赶回村里取食物,打理家务。但带食物回家给母亲和兄弟姐妹的诺言却始终未能兑现,茅女士哽咽了。

河内康天街如今只剩下一块纪念碑,这是1972年12月26日美军B52轰炸留下的唯一痕迹。当地人常把这块纪念碑称为“仇恨之碑”。康天街居民阮翠娥女士每次路过这里,都会低头缅怀那些牺牲的河内儿女。

“每当我经过烈士纪念碑,尤其是坎天纪念碑时,我都会低下头,并提醒孩子们也低下头,缅怀和尊重烈士和牺牲者的灵魂,铭记那些给予他们今天生活的普通人和烈士们的贡献。我认为这是年轻一代应该传承的东西。” 娜女士倾诉道。

坎蒂恩街上的纪念碑。

过去了无数个平静的圣诞节,旧防空洞已填满,昔日的废墟已重建。人们热切地期盼着平安夜。在这份喜悦中,河内人不会忘记那些历史时刻,因为正是那些日子的牺牲、痛苦和损失,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