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保护和弘扬义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解决方案
(Baonghean.vn)- 尽管已经开展了清查、保护和纪念活动,但由于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文化交流与文化适应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丧失的风险。
12月24日上午,文化体育厅组织召开“保护和弘扬义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科学研讨会。
![]() |
研讨会由文化体育旅游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农国青主持,越南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黎氏明里博士主持,省委常委、乂安省文化体育部部长陈氏美杏主持。各部门、机构、地方领导及科研人员出席研讨会。 |
文化体育部部长陈氏美行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截至目前,义安省已对46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清查,涵盖京族、泰族、土族、蒙族、高目族、乌都族6个民族的7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具有丰富的特色,分布广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 |
文化体育部部长陈氏美行同志在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图片:Minh Quan |
其中,7项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义静尾歌和岩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目前,义安省一些民族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和旅游资源之一,为地方和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区旅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商品,作为传统手工艺品出口到国内外市场。
![]() |
乂安省西部泰族的象汗祭祀仪式——这是乂安省七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之一。摄影:Sach Nguyen |
虽然开展了清查、保护和弘扬活动,但受市场经济、现代化进程、一体化趋势、文化交流与涵化等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流失的风险;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兴趣逐渐减退,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人数日益减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同步、长远发展的潜力和价值的挖掘和提升还不够,一些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遗忘、被扭曲,改变了其固有的空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衰落、衰落,甚至永远消失。
面对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紧迫形势,乂安省人民委员会责成文化体育厅组织举办“保护和弘扬乂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科学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潜力和生命力,以及如何保护和弘扬义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
![]() |
越南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黎氏明里博士发表了题为“弘扬义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图片:明权 |
典型的演讲包括:“弘扬乂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越南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黎氏明丽博士);“乂安省茄子的故事:走近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陈廷姮博士);“文化产业以及在保护和弘扬乂安省民歌遗产价值方面提出的问题”(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阮孟强院长);“通过获取乂安省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实现文化产品多样化”(乂安省科学、社会与人文中心黎氏孝博士)……
研讨会的成果将成为重要且必要的前提,为保护和弘扬义安省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奠定科学、客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