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美丽道路
(Baonghean.vn)——这就是Thanh Chuong县Thanh Lam乡5村3户人家花费3亿多越南盾修建一条宽阔、美丽、坚固的乡村道路的故事。
“终身”工作
这条水泥路依然保持着新建成的水泥色泽,光亮如新。它穿过一条小溪,分成三条小路,通往山坡上居住的三户人家:陈友盛先生、阮文山先生和阮氏慧女士。这条小路仿佛更生动地描绘了这片乡村的景象。为了修建这条200多米长的水泥路,三户人家商量后达成协议,每户出资超过1亿越南盾。
![]() |
清林乡(Thanh Chuong)5村的3户人家正在收集材料,租用机器铺设混凝土路。图片:范登 |
2022年11月,这条美丽宽阔的水泥路竣工了,这让三户人家和村民们都兴奋不已。正因如此,2023年农历新年期间,位于青林乡5村山坡上的三户孤零零的村民们,迎来了众多前来慰问的村民,包括乡、区领导。
三个山区家庭“自力更生”修建宽阔水泥路的故事在青章县广为流传。春节后,“闻讯而来”,青章县委宣传部部长黎氏红切女士率县委、青林公社多名干部,走进三户人家,参观了新建的道路。黎氏红切女士感叹道:“真是超乎想象!他们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却舍得花大价钱修路,有的家庭甚至借钱修路。这三个家庭创造了一个终身事业,体现了我们人民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精神。”
![]() |
这条200米长的道路连接着5号村的3户人家。图片来源:Nguyen Nguyen |
青林乡党委书记丁文平先生分享道:青林乡是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但一年只产两季,因此许多家庭的生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近年来,数百名外出务工的当地子弟到国外打工,把钱寄回来补贴家用,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其中,陈友盛、阮文山、阮氏会三户人家都有孩子在外打工。虽然他们的孩子才离开一两年,寄回来的钱也不多,但他们决心拿出大手笔,修建通往各家各户的水泥路。
三户人家商量好,修建了坚固的涵洞,拓宽了路基,购买了材料,租用了机械,并调集人力,将混凝土浇筑在路上。公社预算紧张,又要进行许多新农村建设项目,所以没有预算来支持上述三户人家。此前,这三户人家曾积极捐款,平均每人捐款超过1000万越南盾,与5号村的村民一起浇筑村际道路的混凝土……
![]() |
三户家庭的代表与清章县委宣传部官员和清林乡领导进行交谈。图片:阮阮 |
同舟共济,共创未来
在义安报记者和县、乡干部走进上述三户人家“毕生心血”修建的当天,陈友盛先生激动地说:“我们齐心协力,修建了一条又宽又漂亮的水泥路,方便大家出行。以前,一下小雨,路面就很滑,很难走。再说,前面的村道已经铺好了,我们要把它接通,方便大家的生活。但最重要的是,三户人家要意见一致,下定决心。只要有一家人‘让步’,或者缺乏共识,这段路恐怕就修不成了,因为三户人家是同一条路,同一条路。”
陈友盛先生、阮文山先生和阮氏会女士三户人家修建的水泥路,总投资已超过3亿越南盾。平均每户出资超过1亿越南盾。对于一个纯农业山区农村来说,这笔钱可谓一笔巨款。更难能可贵的是家家户户的团结互助,他们的行动和成果不仅让现有道路更加便捷,也让社区居民受益匪浅。
![]() |
陈友盛先生(左二)与清章县官员交谈。摄影:阮阮 |
青林乡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阮文登先生表示:“陈友盛先生、阮文山先生和阮氏会女士三家人的功绩已成为该乡上下两村人民敬佩的谈资。在各村人民代表大会上,党委、祖国阵线和公社、村、村的群众组织都对他们三家人的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和表彰。他们是青林乡等困难地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
更令人感动的是,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阮氏会女士家的特殊境遇。阮氏会女士是三户决心修路的家庭之一。今年,会女士已56岁,但自丈夫去世以来,26年多来,她一直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她通过辛勤的劳动和生产,从田间地头、菜园种植、发展畜牧业到雇佣工人,使阮氏会女士的家庭经济摆脱了贫困,并照顾着两个孩子茁壮成长。
![]() |
近两年前,许女士大胆借钱供大儿子去日本打工。儿子努力工作,攒钱寄回给母亲还债,翻修房子。当有人提出要修一条通往三户人家的水泥路时,许女士非常坚定。她说:“我跟两户人家商量,不管多贵,我们都要修,因为这个项目是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孩子。所以,虽然我刚修完房子,但钱不够,就得借钱修路。还好,远在日本的儿子打来电话说,‘妈,你借钱修路吧,明天我攒钱寄回来还债……’”
在我们告别五村三户人家,准备离开的时候,正在这时,在国外的许女士的儿子给她打来了在线电话。许女士和儿子通话时语气激动,说道:“儿子,全村全公社都为这条新路高兴。今天区领导也来看望祝贺我们。明天你回来,路好走,不会再滑了……”
![]() |
这条200米长的混凝土路耗资超过3亿越南盾,在Thanh Chuong县Thanh Lam乡5村3户居民的一致同意和坚定决心下竣工。图片:Nguyen Nguyen |